本文围绕深圳虚拟电厂展开,介绍了自2023年相关指导性文件发布后,深圳运用虚拟电厂管理平台在电力负荷调节、电量调节、碳排放减少等方面取得的成果,还提及在2025相关大会上展示的最新发展情况,包括2024年平台接入容量、可调能力的增长以及新增功能等内容。
画面中,供电人员正借助虚拟电厂调控管理云平台,对电力负荷进行精准调节。(通讯员 黄志伟 摄)
深圳商报首席记者董思从深圳新闻网了解到,自2023年深圳发布首套虚拟电厂指导性文件后,深圳通过运用虚拟电厂管理平台,在电力调控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该平台累计实施电力负荷调节达101次,调节电量超过560万千瓦时。若按照深圳家庭平均每户年度用电3500 - 4500千瓦时来测算,这相当于1500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量。并且,这一举措还等效减少了约4681吨的碳排放,为环保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这一消息是记者在3月17至19日于广州举办的2025(第四届)电力建设数智化大会暨第四届电力建设数智化技术装备展上获取的。大会期间,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承办了虚拟电厂建设专题论坛,并在论坛上详细介绍了深圳虚拟电厂的最新发展情况。
据了解,2024年深圳虚拟电厂管理平台在各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提升。新增接入容量达到125万千瓦,与上一年相比增长了49%;实时最大可调能力更是达到了100万千瓦,同比增长100%。深圳积极挖掘虚拟电厂在应对负荷高峰、断面和主变重过载等复杂情况下的调节能力,还新增了多时段交易功能。通过引导新能源车 - 桩 - 网之间的互动,有效提升了能源利用效率。在2024年最高负荷日中,实时负载率严重的馈线数量同比减少了20%,有力保障了电网的稳定运行。
深圳虚拟电厂管理平台就如同一个“云端电厂”。它依托能源互联网技术,将充电桩、空调、光伏等海量分布式资源进行汇集,并对这些资源进行优化调控。通过这种方式,该平台能够在特定时段内实现电力负荷的精准调节,从而辅助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深圳虚拟电厂自2023年相关文件发布后的发展成果,包括负荷调节次数、调节电量、减少碳排放等情况,还阐述了2024年平台接入容量、可调能力的增长以及新增功能对能源利用和电网稳定的积极作用,展现了深圳虚拟电厂在电力调控和环保方面的重要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9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