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百度副总裁谢广军之女陷入“开盒”之争展开,详细介绍了事件经过、公众对隐私来源的质疑、相关人员的回应,指出“开盒”成本低但危害大的现状,呼吁从法律、平台、监管及个人等多方面加强个人隐私保护。
最近这段时间,网络上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百度副总裁谢广军之女陷入了一场备受关注的“开盒”之争。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有一名网友针对韩国艺人张元英的行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仅仅说了一句“又不是她自己开飞机,头等舱睡觉很舒服啊”。没想到,这句话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激起了千层浪,该网友遭到了张元英粉丝群体的猛烈攻击。更过分的是,这名处于孕期的网友不仅被恶意造谣,工作单位也被曝光,甚至连她的丈夫都没能逃过辱骂的厄运。而在这场混乱中,谢广军之女被指责参与了“开盒”行为。
“开盒”这个现象在网络中呈现出了一个新的特点,那就是连普通的“路人甲”都难以幸免。所谓“开盒”,简单来说,就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通过各种不正当手段,获取他人的姓名、住址、电话、照片、身份证号码等重要个人信息,然后毫无顾忌地将这些信息公开在网络上,对受害者进行网络暴力攻击。在以往,“开盒”的受害者大多是公众人物,可如今,无差别“开盒”开始肆意蔓延。
这件事情中,最让人感到疑惑和关注的是,谢广军之女作为一名未成年人,她究竟是从哪里拿到他人隐私信息的呢?据了解,她曾经多次因为一点小事就对他人进行“开盒”,她如此“神通广大”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
由于谢广军的特殊身份,不少网友怀疑他女儿有特殊的“暗道”能够拿到他人隐私。3月17日晚,谢广军发布文章进行回应,他表示女儿在网上与人发生争执,情绪失控之下,把海外社群网站上的他人隐私信息发布在了自己的账号上。同时,他郑重地向所有受影响的朋友道歉。此消息一出,相关话题迅速在网络上引发热议,登上了热搜榜。
谢广军的说法,从某种程度上否认了人们对百度公司泄露用户隐私的质疑。然而,公众对此回应并不满意,他们不断追问隐私信息的来源问题。随后,百度安全负责人陈洋在公司内网做出回应。他表示,经过调查,数据并非从百度泄露。他还提到,百度内部对数据进行了匿名化、假名化处理,并且做了权限分离,没有人能够获取到相关数据。这本该让公众安心上网,可陈洋接下来的话却让人惊出一身冷汗。他说,通过对此次“开盒”事件脉络的模拟调查,发现可以在海外社交媒体群里找到大量个人信息,而且很多信息都是免费的。
这就意味着,很多人的个人隐私其实处于一种非常危险的状态,只要那些“开盒”者有这个心思,哪怕是一个普普通通、毫无名气的人,都有可能成为他们的目标。
“开盒”的成本极低,可能只需要一些简单的手段和渠道就能获取他人隐私。但对于被“开盒”的人来说,却要付出极其惨重的代价,可能会遭受网络暴力、骚扰,甚至危及到人身安全和正常生活。这个现实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一方面,必须要对“开盒”行为进行严厉的惩处和遏制;另一方面,要从源头防范个人隐私泄露。
“开盒”问题已经到了刻不容缓、必须严加治理的地步。当“开盒”行为在网络上泛滥成灾时,没有任何人能够独善其身。就像谢广军所说,他女儿的“开盒”行为也导致自己的个人信息被曝光,引发了大量负面言论的扩散。
“开盒”行为已经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运用法治的力量来遏制“开盒”行为,已经迫在眉睫。针对“开盒”这种新出现的情况,需要从立法层面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打击和治理的精准度。对于“开盒”行为,要加大惩治力度,提高违法犯罪成本,形成持续的震慑力。值得欣慰的是,2024年上半年,全国公安机关共侦办网络暴力案件3500余起,其中多起“开盒”网络暴力案犯罪嫌疑人被依法惩治。
面对个人隐私泄露的乱象,网络平台要切实承担起主体责任,建立健全用户信息保护体系,加强对用户信息的管理和保护。有关部门要形成常态化的监管和治理合力,坚决斩断个人信息贩卖产业链,堵住个人信息泄露的漏洞。而作为个体,我们也要提高隐私保护意识,筑牢自己的“防护墙”,不轻易在网络上透露个人重要信息。
本文围绕百度副总裁之女“开盒”事件展开,揭示了网络“开盒”现象的危害及现状。指出“开盒”成本低但危害大,强调需从立法、平台、监管和个人等多方面加强个人隐私保护,以遏制“开盒”乱象,维护网络安全和公民权益。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9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