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轨道交通建设取得的新成果,包括2月19日轨道交通7号线一期两台盾构机同时始发启动进入盾构掘进施工阶段,以及轨道交通18号线北延工程十八梯站—七星岗站区间右线盾构贯通的情况,还介绍了相关工程的线路规划、面临的技术挑战以及建成后的意义等。
|
二月十九日,轨道交通七号线一期工程西井大道站,中建二局的技术人员正在盾构机前端拼装管片。记者 罗斌 摄视觉重庆 |
据新重庆 - 重庆日报记者杨永芹、廖雪梅报道,我市轨道交通建设鼓足干劲,抓住黄金时期,迎来了令人振奋的“开门红”。在2月19日这一天,轨道交通7号线一期工程发生了两件大事,两台盾构机(TBM)同时始发启动,这意味着该线路正式步入盾构掘进施工阶段;与此同时,轨道交通18号线北延工程也取得了重大进展,十八梯站—七星岗站区间右线盾构顺利贯通,这为该线路如期通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轨道交通7号线一期工程规划采用11台盾构机进行掘进作业。此次始发启动的两台盾构机分别被命名为“红岩先锋1号”和“信和10号”。其中,“红岩先锋1号”从西井大道站出发,朝着西井大道站至飞雪寺站区间掘进;而“信和10号”则是从物流园南站始发,向着物流园南站至物流园北站区间掘进。
重庆交通开投轨道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这两台盾构机都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双模式TBM盾构机。”考虑到沿线硬岩的地质状况,负责建设的施工单位中建二局和中建五局分别针对这两台盾构机的刀具、密封等关键部件进行了精心的优化设计。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著的,它成功解决了盾构机掘进时由于卡顿而导致换刀频繁的棘手问题,并且还实现了对盾构机掘进全过程的全智能监控以及渣土泥水的有效分离。
轨道交通7号线一期工程线路的总长度大约为28公里,沿线设立了18座车站。这条线路呈南北走向,贯穿西部片区,就像一条纽带一样串起了西永、含谷、金凤等多个重要的组团。一旦该项目建成,它将与1号线以及正在建设中的17号线等轨道交通线路实现换乘,这无疑会极大地提升轨道交通南北向的运输能力。
再看轨道交通18号线北延项目,十八梯站—七星岗站区间的长度约为993.8米,其中盾构段长度约为963.8米,该项目由重庆交通开投轨道集团负责建设,中国交建负责承建。
中国交建轨道交通18号线北延项目总承包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盾构施工过程中,项目遭遇了多个技术难题。”其中,隧道最小转弯半径仅为350米,这就好比盾构机需要在比标准足球场长度还要短的距离内完成直角转向;最大坡度达到44‰,这个数值已经接近轨道交通设计的极限坡度。而且,在施工期间,盾构机还需要下穿正在运营的轨道交通10号线以及黄石隧道,同时上跨在建渝厦高铁施工通道,离风险源最近的垂直距离仅有3.76米。面对这些挑战,总承包部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通过盾构远程信息化监控系统,实现对施工参数24小时的智能监测;建立管片质量三级验收制度,最终实现了成型隧道“零错台、零破损、零渗漏”的理想效果。
轨道交通18号线北延工程的全长为10.61公里,线路东起于小什字站,向西延伸至18号线一期工程富华路站(不含),总共设置了8座地下站,并且与5条轨道交通线路设置了换乘站。该项目建成之后,将会与已经通车的18号线一期贯通,从而填补渝中半岛下半城在轨道交通方面的空白,极大地缓解化龙桥、大坪、菜园坝等片区的交通拥堵状况。
重庆轨道交通建设在2月19日迎来重要进展,7号线一期两台盾构机始发,18号线北延工程部分区间盾构贯通。文章介绍了7号线一期盾构机的情况、线路规划和建成意义,也阐述了18号线北延工程的施工挑战和应对措施以及建成后的效益,展示了重庆轨道交通建设积极发展的态势。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0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