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五眼联盟”,深入剖析其发展历程、内部矛盾以及当下面临的挑战。从联盟的起源、成员构成,到美国一系列行为引发的盟友信任危机,再到其与第三方国家的合作及未来可能的走向,全方位展现了“五眼联盟”复杂多变的局势。
近期,香港《南华早报》报道指出,长期在幕后运作的“五眼联盟”如今已备受关注。先是有传闻称白宫官员欲将加拿大“排除出‘五眼联盟’”,接着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向乌克兰提供战区情报问题上态度反复,致使英国官员提议将美国踢出“五眼联盟”并成立“四眼联盟”。美国作为“五眼联盟”中实力最强的成员,其投入程度对该联盟的发展至关重要。澳大利亚媒体刊文反思,“五眼联盟”盟友对美国的“绝对信任”已然动摇,在“美国优先”的冲击下,“五眼联盟”是否会出现变数?各盟国又是否为未来的风险和混乱做好了准备?
加拿大位于北极高纬度的军事警报站CFS Alert (图源:加拿大皇家空军)
“五眼联盟”的起源可追溯到1941年2月,早在美国直接参与二战之前,英国密码破译基地布莱切利园举行了一场秘密的英美密码破译者交流活动。这次简单的会面开启了英美长达80余年的联盟情报合作,并依据1941年8月签署的《大西洋宪章》达成了一系列秘密协议。1946年,英美签署《英美防卫协定》(UKUSA),以此为基础,1948年加拿大加入该联盟,1956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相继加入,“五眼联盟”正式形成。直到2010年,这份6页的协议被公之于众,“五眼”之间的情报交易才不再那么神秘。
据一位美国前情报官员透露,“五眼联盟”成员之间的卫星图像共享和窃听情报几乎实现了“无缝衔接”。由于五国均使用英语,“五眼联盟”也被称作“英语之眼”。作家安东尼·韦尔斯在《五眼联盟》一书中提到,五国有着共同的历史渊源,除美国外,其余四国曾是大英帝国的一部分,英澳新加同为英联邦成员,美加英都是北约成员国,美英还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这种特殊的关系使得“五眼”之间的合作虽历经变化、动荡与挑战,但仍持续了数十年。
“五眼联盟”最初将德国和日本视为“敌人”,二战后则把目标转向苏联和东欧。苏联解体后,其合作一度弱化。“9·11”事件后,美国以反恐为由重新激活该联盟。自2018年起,“五眼联盟”延续“冷战思维”,开始针对中国进行抹黑和打压,美澳英多次以“联盟信息安全和国家安全”为由,排挤、打压包括华为在内的中国科技企业。
然而,“五眼联盟”成员之间的关系并非坚如磐石。回溯其前身——英美情报合作,在起始阶段就问题不断。当时,英国虽与美国共享部分情报成果,但对于“超级机密”及相关操作细节有所保留,将其作为与美国情报交往的“王牌”。美国同样对英国心存戒备,曾因怀疑英国企图窥探美国密码而扣留其密码机。
2013年曝光的“棱镜门”事件也给“五眼联盟”带来了沉重打击,美国监视德国等欧洲盟友的行为引发了众怒。此外,有消息称美国情报部门在欧洲国家驻华盛顿使馆办公室安装窃听设备,对欧洲各国代表发回本国的信函进行监视。
当下,美国的一系列做法正在动摇盟友对其在情报共享方面的信任。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前官员大卫·奥克利表示:“我们的盟友现在正因为来自华盛顿的声音而坐立不安。”上个月底,关于“白宫贸易高级顾问纳瓦罗正推动将加拿大排除在‘五眼联盟’之外”的报道引发了舆论风波。尽管纳瓦罗予以否认,称这是一个“疯狂的想法”,但加拿大《环球邮报》援引该国前国家安全分析师斯蒂芬妮·卡尔文的话指出,在美国威胁对加拿大进口产品加征关税、特朗普经常提及“吞并”加拿大作为美国“第51个州”的背景下,即便白宫否认,这一传言仍令人担忧。2003年,加拿大拒绝追随美国出兵伊拉克,美国就曾以停止情报共享进行“报复”,因此美国再次采取类似行动并非不可能。
本月早些时候,美国政府一周内先是宣布暂停与乌克兰情报共享,后又宣布恢复,这一举措引发了英国等传统盟友的“分离”呼声。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称,特朗普“史无前例”地动用其作为联盟成员的权力,阻止英国等盟友向乌提供情报,部分英官员已提议建立一个不包括美国的“四眼联盟”。英国前驻美国大使戴维·曼宁表示,美政府在俄乌问题上的态度“给(英国)如何与美国维持特殊关系打上重大问号”。
有学者分析指出,当下的“五眼联盟”实际上是由美国这只“大眼”和其余4只“小眼”构成的。美国通过庞大的间谍关系网络与盟友相连,CIA与几乎所有盟国的情报机构都设有专门的联络官。美国《新闻周刊》援引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情报项目研究员卡尔德·沃尔顿的话称,目前尚不清楚“五眼”国家之间流动的情报中有多少来自美国,但美国是“重要且主要”的贡献者,意味着“美国是主导者”。在资金方面,美国每年在情报方面的支出约为1000亿美元,是其他成员国支出总和的10倍。在情报技术方面,美国前情报官员鲍勃·艾尔斯表示,“五眼联盟”中信号情报能力最强的是美国和英国,而美国是唯一能利用其卫星收集情报和图像的国家,所以“其他联盟成员国依赖美国”。
不过,也有美国情报界人士认为,没有“五眼联盟”,美国也难以维持自身的安全。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前官员布赖恩·博伊蒂格表示,美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五眼联盟”盟友获取全球范围内美国机构无法运作的地方的情报,例如伊朗和古巴。以加拿大为例,澳大利亚印度裔记者理查德·凯尔巴依认为,美国通过“五眼联盟”从与加拿大的合作中获得了诸多好处,比如通过加拿大安全情报局(CSIS)深入北美华侨华人群体,这“对美国至关重要,因为华盛顿认为中国是其最大的经济、军事和情报竞争对手”。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公共与国际事务研究生院教授托马斯·朱诺表示,“五眼联盟”内部有不同分工,加拿大收集信号情报的职责包括北极、拉丁美洲部分地区和加勒比地区,尤其加拿大拥有位于北极高纬度的军事警报站,因此如果将加拿大排除在联盟之外,“将是美国的损失”。
澳大利亚对“五眼联盟”最重要的贡献有两个,一是战时密码局,二是松树谷。1942年,在麦克阿瑟将军的主持下,盟军在墨尔本成立了信号情报部门——战时密码局,该局从美英澳加新五国招募密码破译员,为澳后来被纳入联盟奠定了基础。“松树谷共同防御设施”位于澳荒凉的内陆腹地,是一个由美澳共同管理的卫星地面观测站,操控着覆盖全球1/3区域的美国间谍卫星。然而,作为美国的军事设施,松树谷在运营期间也受到了来自澳当地民众的多次抗议。
新西兰在“五眼联盟”中分量最轻、资源最有限,被称为“幽灵眼”,甚至大多数新西兰人都不知道本国是“五眼联盟”的一员。一位观察人士提到,新西兰在联盟中的贡献可用“小而高效”来形容,虽然其获取的情报数量不多,但总能出色地完成任务。此外,当南太平洋地区多国发生政治动荡时,新西兰也曾派出部队。随着南太地区越发受到美国重视,新西兰地理位置的价值也得到了凸显。
除了成员国之间的合作,“五眼联盟”还与至少两组“第三方”国家开展合作。一组是“九眼”,由“五眼”加上丹麦、法国、荷兰和挪威;另一组是“十四眼”,由“九眼”再加上德国、比利时、意大利、西班牙和瑞典。
有观察人士认为,自2021年拜登任期开始,“五眼联盟”越来越成为配合美国所谓“印太战略”的重要环节。一方面,由于“五眼联盟”最重要的侦察手段——信号侦察,距离亚太地区相对较远而效果不佳,该联盟开始在亚太地区寻找新的情报“支点”;另一方面,美国在印太地区的盟友,也或主动或被动地、不同程度上与“五眼联盟”产生联系。
2019年12月,美国众议员亚当·希夫领导的国会众议院情报委员会提出“五眼联盟”要与印度、日本、韩国进行合作,因为这三国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方面各有所长。此后,日本媒体不断强化相关信号。去年11月,日本《日经亚洲》高调报道“五眼联盟”成员国军方首次在日本举行会议,声称“‘五眼联盟’的重要使命是加强对华情报共享”,“因此日本的加入不可或缺”。《印度快报》3月17日也借举办“瑞辛纳对话”安全会议报道称,来自美英新的情报部门高官出席,“这表明新德里与其合作伙伴在安全和情报合作方面的紧密关系”。
随着美国政府态度的转变,几年前备受关注的“五眼扩容”说法逐渐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关于其可能“缩水”的猜测。近年来,联盟被曝光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如建立遍布全球的情报基地被指“过度扩张”、以情报工具打压正常科技商业竞争、干预重大国际事件等。
不少批评者质疑,“五眼联盟”或许已经背离了最初的使命,并呼吁将其作用回归到“情报合作”这一原点。新西兰前总理海伦·克拉克近期直言,“五眼联盟”最初只是五国情报机构的协调小组,而现在却成了“各国间联合声明和财政部长会议的基础”,“这有点失控了”。从事过情报工作的安东尼·韦尔斯也提出:“情报界不应制定政策,也不应影响重大战略制定。”
《南华早报》评论称,“五眼联盟”正处于“关键转折点”,它被夹在冷战起源和新的地缘政治时代要求之间。也有内部人士表示,虽然一些西方国家官员感到担忧,但并未达到恐慌的程度。专注研究“五眼联盟”历史的加拿大历史学家约翰·费里斯表示:“我不会说这是‘五眼联盟’的重大危机,至少现在还不是。”
《新闻周刊》报道称,如果美国撤出“五眼联盟”或减少对该联盟的投入,成员国之间仍可继续加强彼此之间的双边情报共享协议。美国前情报官员表示,美国和“五眼联盟”其他成员国都已签署双边情报共享协议,即使联盟本身发生重大变化,这些双边协议也可能会继续有效,这就像一种“安全阀”。欧盟委员会国防和太空事务专员安德留斯·库比柳斯透露,欧盟正在探索建立新的军事情报卫星网络,以减少对美国的依赖。
英国情报机构政府通信总部(GCHQ)前官员西亚兰·马丁曾对“五眼联盟”的运作模式和西方联盟的权力平衡写下一句精辟的评论:“‘五眼联盟’几乎没有正式治理,也很少有非正式治理。实际上,它只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则——美国制定规则。”
本文全面介绍了“五眼联盟”的发展历程、内部矛盾和外部合作情况。该联盟虽有一定历史渊源和合作基础,但近年来因美国的一系列行为导致内部信任出现危机,面临“缩水”的可能。同时,联盟也在不断拓展与第三方国家的合作,并在新的地缘政治格局下面临诸多挑战。不过,目前“五眼联盟”尚未陷入重大危机,成员国之间的双边协议仍可能发挥作用。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9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