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新闻传媒中心在2月1日至28日期间,紧抓春节假期前后发稿机会,围绕各地特色活动、经济发展等多方面进行报道,并列举了重点稿件的相关信息以及参与采写的记者和编辑。
在2月1日至28日这个时间段,保定新闻传媒中心(集团)紧紧抓住春节假期前后的黄金发稿时机。他们积极主动地收集各类线索,深入采写了一系列具有各地特色的活动报道。其中包括“非遗过大年”,展现了传统文化在春节期间的独特魅力;“春节我在岗”,致敬那些坚守岗位的劳动者;“花样大拜年”,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节日氛围。
同时,该中心还结合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绿色发展、民生关切、医疗健康、体教融合等多个重要方面,聚焦了众多新闻题材。比如“新春走基层”活动,深入基层了解百姓生活;建设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表彰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关注城市发展和营商环境的改善;数字保定建设推进大会,体现了城市的科技发展方向;“新颜值 新消费 新产业”系列项目,为城市的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媒体看保定”主题采访调研,从媒体视角展现保定的新变化。
保定新闻传媒中心站位百姓视角,运用通俗易懂的群众语言,推出了一批高质量、有温度、接地气的报道。以下是重点稿件的具体信息:
2月1日相关情况
查看↑↑↑
2月20日,《人民日报》刊发了《万师强委员——“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未来可期”(落地有声·高质量办理委员提案)》。
2月27日相关情况
查看↑↑↑
2月3日,《人民日报》客户端刊发了《新春走基层 | 岗位上的一餐东北大炖菜》。
2月7日相关情况
查看↑↑↑
2月13日,新华社刊发了《河北:科技引领小麦田间管理》。
2月18日相关情况
查看↑↑↑
2月20日,新华社刊发了《经济政策一线微观察|“两新”政策加力扩围 激活经济新动能》。
2月7日相关情况
查看↑↑↑
2月21日,新华社客户端刊发了《河北保定启动“新颜值”系列项目》。
2月1日相关情况
查看↑↑↑
2月8日,《东方时空》刊播了《春节档票房和观影人次双破记录 如何做到?电影市场火爆为乡村文化消费注入新活力》。
2月13日相关情况
查看↑↑↑
2月18日,《朝闻天下》刊播了《河北涞源 亚冬会余热未减 雪友抓住“雪尾巴”畅滑》。
2月19日相关情况
查看↑↑↑
2月3日,《光明日报》刊发了《河北保定:新潮充盈古街》。
2月8日相关情况
查看↑↑↑
2月14日,《光明日报》客户端刊发了《河北保定:打造消费新场景 激发消费新活力》。
2月25日相关情况
查看↑↑↑
2月22日,《经济日报》刊发了《河北涞水推进企业迁移一次办结》。
2月26日相关情况
查看↑↑↑
2月7日,《经济日报》客户端刊发了《河北保定优化营商“软”环境 赋能发展硬实力》。
2月15日相关情况
查看↑↑↑
2月19日,《经济日报》客户端刊发了《河北保定提速“数字保定”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保定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姚琳、张志武、李光磊、王菊、赵柏、张岩、谭敏杰、罗大庆、班静怡、冯卿、魏岳奇、尹红权、王超、罗达参与了这些报道的采写工作。
编辑:晚小微
本文详细介绍了保定新闻传媒中心在2月的新闻报道工作,涵盖了特色活动、经济发展等多个领域的重点稿件。通过这些报道,不仅展现了保定在春节期间的文化魅力和社会发展动态,也体现了该中心关注民生、聚焦城市发展的新闻理念。众多记者的参与采写,保证了报道的丰富性和全面性。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9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