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新学期开学日的情况,包括陶艺工坊的热闹场景、与景德镇合作的陶艺工坊设备齐全,科学教育走出课堂开展课题研究,培养青少年社会责任感的志愿服务活动,以及各教学点推出的众多课程满足学员需求等内容。
2月22日,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迎来了新学期的开学日。当天早晨,中心的陶艺工坊就呈现出一片繁忙的景象。孩子们在陶泥之间大展身手,小手如同灵动的精灵,自如地在陶泥间穿梭,那熟练的动作,揉捏搓拉一气呵成。再看拉坯机旁边,孩子们专注的目光紧紧地盯着那飞速转动的转盘,在指尖的巧妙操作下,泥坯慢慢地延展,逐渐有了杯碗的雏形。而在一旁的釉下绘彩区,颜料在素坯上晕染开来,那上面满是童趣与创意,仿佛让人一下子就感受到了“景德镇”的独特氛围。
这里有一座全新升级的陶瓷艺术创意工坊,它可是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和景德镇青少年陶瓷艺术专业院校团队合作共建的成果呢。在这个工坊里,设置了陶艺融创实践区、陶瓷试片陈列区、陶瓷历史展示区等不同的区域。而且各种设备非常齐全,从集成课桌到智控拉坯机,再到陶瓷3D打印机、电窑炉等,古老的陶艺技艺在这里被注入了青春的活力,焕发出新的生机。
新学期刚开始,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就为学员们开启了多元成长的全新篇章。除了在陶艺工坊能有这种“沉浸式”的体验之外,科学教育也迈出了新的步伐,走出了课堂。就在当天下午,徐汇区光启青少年创新教育基地的学员们走进了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开启了新学期校外教育的科学第一课。在上个学期,学员们学习了学科领域知识,开展了通识教育和科学实验探究。到了这个学期,他们将以课题研究为重点,在大学教授的带领下,深入参与课题研究的各个环节,从确立研究方向、立项开题,到实验研究、数据分析,进行全程沉浸式学习。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充分利用“社会大课堂”的资源,优化“大科学教育”,整合各种优质资源,推出了各类科学课程,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探求欲,从而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与创新能力。
有一位来自西南位育中学的朱彦行同学,他自豪地对记者说:“今天不是来上课的,我是来做志愿者的!”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作为区域高中生社会实践基地,一直都在努力培养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今年,中心在徐家汇书院、西岸美术馆等场馆设置了咨询导览岗位,并且在教学点和赛事现场提供协助管理服务,让青少年在志愿服务中不断锤炼自己的责任与担当。
据了解,在本学期,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的田林、高安、虹漕、凌云、滨江这5个教学点,每周都会推出54门“五育课程”,开设214个培训班,60个社团,还有29个“缤纷汇五育”项目等等。此外,还有各种各样的线上线下活动,这些举措全方位地满足了学员们激发兴趣、发展特长的需求,助力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收获。在本学期,除了像“五育小超人”“五育空中大课堂”这些老朋友们会继续陪伴学员们进行校外学习之外,“五育家庭”还迎来了新成员。“五育小超人”将会携手“五育融合”协同育人联盟编印“五育口袋书”,这本口袋书内容丰富有趣,方便学员们随时翻阅。而且“五育微学堂”也即将登场,它将突破传统课堂模式,以学生的兴趣为导向,为打造大校外教育自主学习的沃土添砖加瓦。
本文总结了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新学期开学日在陶艺、科学教育、志愿服务以及课程设置等多方面的情况,展现了中心为青少年提供多元成长机会、培养综合素养的努力。
原创文章,作者:购物狂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4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