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全国爱卫办睡眠指导,开启健康生活模式

全国爱卫办发布的《睡眠健康核心信息及释义》展开,介绍了不同年龄段的入睡、起床时间,所需睡眠时长,良好睡眠质量的表现以及有助于保持良好睡眠的方法等内容。

3月18日,全国爱卫办对外发布了《睡眠健康核心信息及释义》。这份权威信息为大家的睡眠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方向。

在入睡和起床时间方面,该释义明确推荐成年人在晚上10至11点入睡,早晨6至7点起床。而对于老年人来说,早晨5至6点起床是比较合适的。

不同年龄段人群对睡眠时长的需求是不同的,并且还存在个体差异。一般而言,学龄前儿童每天需要10至13小时的睡眠,中小学生需要8至10小时,成年人大概需要7至8小时,老年人则需要6至7小时。

那么,什么样的睡眠质量才算良好呢?依据此信息及释义,良好睡眠质量通常有以下表现:入睡时间能控制在30分钟以内(6岁以下儿童在20分钟以内);夜间醒来的次数不超过3次,而且醒来后能在20分钟内再次入睡;醒来后会感到精神饱满、心情愉悦、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

想要保持良好的睡眠,也有一些实用的方法。规律作息、劳逸结合、适量运动以及营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都有助于提升睡眠质量。同时,大家要避免熬夜,睡前不要饮酒喝茶,晚餐不宜过饱过晚,睡前尽量不要刷手机。

本文围绕全国爱卫办发布的《睡眠健康核心信息及释义》,介绍了不同年龄段的睡眠相关标准和建议,包括入睡起床时间、睡眠时长、睡眠质量表现以及保持良好睡眠的方法,旨在引导人们关注睡眠健康。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8627.html

(0)
Daniel AdelaDaniel Adela
上一篇 2025年3月18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18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