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13 日苏通第二过江通道水上详勘作业正式开工,介绍了“八龙过江”格局,强调该通道作为“第七龙”的重要意义,还说明了水上勘察的情况,包括初勘已完成,详勘精度更高等内容。
在 3 月 13 日这一具有重要意义的日子里,长江之上一片繁忙景象。随着勘察平台“龙禹 16”轮缓缓驶入长江 #25 浮主航道南侧附近水域,并正式开始作业,这一标志性的举动宣告了苏通第二过江通道水上详勘作业的正式开工。这一事件,无疑是南通“八龙过江”格局建设进程中的一个关键节点,它为南通加速跨江融合、促进区域发展一体化的宏伟目标又迈出了坚实且有力的一步。
那么,究竟什么是“八龙过江”呢?原来,在南通那长达 166 公里的长江岸线上,一共有 8 条过江通道被列入了国家《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规划》之中。而苏通第二过江通道,作为南通“八龙过江”交通格局中的“第七龙”,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就像是一座沟通的桥梁,能够极大地促进南通与上海、苏南等地区的深度融合。通过这座通道,南通可以充分放大自身“左右逢源”的独特区位优势,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大舞台上发挥出更加重要的作用,为自身的发展赢得更多的机遇和空间。
据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水上勘察工作是苏通第二过江通道项目建设的前期基础和最为关键的环节。这项工作主要分为初步勘察和详细勘察两个阶段。其中,初勘作业早在 2024 年 9 月 10 日就已经顺利完成。而此次启动的详勘作业,相较于初勘而言,工作的深度更深、精度也更高。详勘需要详细查明桥址地层的工程特性以及水文条件,通过对这些数据的精准分析,进一步优化桥梁基础的设计参数。这样一来,就能够为跨江通道的施工提供精准的地质支撑,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同时,详勘所获取的数据还将为未来桥梁的长期运营维护提供可靠的依据,保障桥梁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文围绕苏通第二过江通道水上详勘作业开工展开,介绍了“八龙过江”格局及该通道的重要意义,说明了水上勘察分初勘和详勘,初勘已完成,详勘精度更高,为施工和运营维护提供保障,体现了其对南通跨江融合和区域发展的推动作用。
原创文章,作者:Wonder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5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