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高校”模式!河北交院成立劳模匠心思政课创新工作室

3月12日河北省首家“劳模匠心思政课创新工作室”在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成立这一事件,介绍了此前劳模工匠参与思政教学的情况,阐述了工作室的人员构成、谋划思路及后续建设工会的计划,旨在推动劳模工匠精神融入育人全过程,培养新时代工匠人才。

在3月12日这一天,河北省迎来了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时刻——首家“劳模匠心思政课创新工作室”在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正式成立。这一举措是石家庄市总工会积极发挥劳模工匠典型引领作用的生动实践,采用“工会 + 高校”的创新模式,致力于让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实现同向同行,为职业院校的思政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张运凯提到,职业院校的核心任务是培养技能人才,而每一位劳模工匠都是一本鲜活且极具价值的教科书。回顾去年,石家庄市总工会精心挑选了14位劳模工匠,让他们常态化走进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这些劳模工匠与思政老师紧密合作,共同备课、一同授课。他们通过分享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帮助学生明确职业规划,培育他们的职业精神。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从劳模工匠的亲身经历中汲取了前进的动力和智慧,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经过市总工会与学院的深入谋划和积极对接,全省首家“劳模匠心思政课创新工作室”终于正式落地。该工作室汇聚了劳模工匠、学院思政课老师以及优秀学生等多方力量。在这里,大家将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致力于打造一个更加完善、更具特色的劳模匠心思政课体系。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持续推动劳模匠心思政课在思路、师资、教材、教法、机制等多个方面实现整体性提升和系统性重塑,为职业院校的思政教育带来新的突破。

石家庄市建设工会相关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对劳模匠心思政课的谋划思路。首先,工会会根据学院的专业设置,向学院推荐与专业相符的劳模,并由学院聘请他们为思政课兼职教授。这样一来,能够做到学校各个专业大类全覆盖,将以往的单次宣讲转变为融入学校思政课程的系统安排,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与所学专业的劳模工匠进行近距离的学习交流。其次,依托“劳模匠心思政课创新工作室”,把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形成强大的研发合力,打造系统的课程体系。此外,今后还将在学校开辟劳模工匠事迹展示区,组织学生走进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走进企业生产性实训基地。通过让学生亲身感受劳模的工作实景,使思政课更加接地气、更有温度。自2024年以来,市建设工会已经先后组织了7场劳模工匠思政课,参与师生达到3000多人次,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接下来,石家庄市建设工会将以“劳模匠心思政课创新工作室”为依托,联合“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及劳模工匠所在企业,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包括现场教学、学生参与创新活动、教师劳模共同创新研讨等。通过这些活动,把思政课堂从校园拓展到车间,从书本延伸到现实,将劳模工匠精神全方位融入育人的全过程。帮助学生更加明确职业发展路径,培育他们的职业精神,为培养更多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工匠人才贡献工会的力量。

本文围绕河北省首家“劳模匠心思政课创新工作室”在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成立展开,介绍了前期劳模工匠参与思政教学情况、工作室的组建与规划以及后续工会的实践活动安排。该工作室的成立是“工会 + 高校”模式下思政教育的创新举措,有望推动劳模工匠精神融入育人过程,助力培养新时代工匠人才。

原创文章,作者:购物狂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8602.html

(0)
购物狂魔购物狂魔
上一篇 2025年3月18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18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