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杭州无人快递车在道路行驶中出现的不遵守交通规则等问题,探讨了其对现有交通管理制度带来的挑战,以及相关法规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偏差。
“要是无人驾驶车不遵守交通规则,影响了咱正常通行,这该找谁处理呢?”近日,家住杭州的陈女士向记者大倒苦水。她回忆说,自己开车经过天目山西路和联胜路交叉口时,眼前的一幕让她又惊又气。一辆无人驾驶车完全无视红绿灯的存在,竟在路口直接倒车,而且车子连转向灯都没开。这一“任性”举动,严重干扰了正常行驶的车辆,就像一颗“不定时炸弹”,给交通安全埋下了极大的隐患。
记者进一步了解后得知,陈女士遇到的是一辆无人驾驶的快递车。这一事件也引发了陈女士内心诸多的疑问和担忧。她不禁发问,无人车在道路上到底有没有合法的通行权呢?它们是否也和普通车辆一样,需要遵守相同的交通规则呢?要是不幸和无人车发生了交通事故,应该向谁求助呢?更让人揪心的是,如果无人车撞伤人,究竟由谁来承担责任,又该如何进行理赔呢?
记者深入探访发现,自动驾驶车辆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少便利,也创造了一定的经济价值。然而,它就像一把双刃剑,也给现有的车辆管理制度和道路交通秩序管理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尽管杭州已经出台了相关的立法,但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辆无人快递车正堂而皇之地在杭州的机动车道上行驶。记者 曹梦琪 摄
据公开报道显示,杭州早在2018年就开始发放智能网联车辆测试牌照。截至目前,已经开放了上城、拱墅、西湖、滨江、萧山、余杭、钱塘、临平八地,总面积达到3474平方公里,作为智能网联车辆的测试应用区。
杭州不仅是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之一,还是首个为低速无人车立法的城市。去年出台的《杭州市智能网联车辆测试与应用促进条例》,对自动驾驶车辆的上路流程、规范以及事故责任认定等重要事项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同时,该条例还规定无人快递车等功能型无人车按照非机动车进行管理。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无人快递车行驶在机动车道的情况却屡见不鲜。这一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交通安全埋下了隐患。记者在多个网络平台进行搜索后发现,关于无人车干扰交通的吐槽声不绝于耳。有的网友就曾遇到过无人驾驶车辆无视交通规则,在单行道上逆行的情况;一些智能网联车辆行驶速度缓慢,还会毫无征兆地急刹车,导致后面的车辆差点追尾。更有不少网友指出,无人快递车在早晚高峰时段占据机动车道低速行驶,使得后方车辆大量积压,部分路口甚至出现了因无人车转弯卡顿而引发的短时拥堵。
近日,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上午11时,记者从地铁3号线石马站打了一辆前往闲林方向的网约车。车子刚出发不久,就遇到了一辆行驶在机动车三车道最左侧车道的无人快递车。快到路口时,无人车变至第二车道,然后直行过了红绿灯。司机刘师傅告诉记者:“附近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无人车,我跟在后面一般都会保持一定的距离,就怕前车突然急刹。”刘师傅还分享了自己的一次经历,他曾看见一辆无人快递车笔直地撞上了一辆平板运输车。当时,平板运输车的司机立即拨打了无人快递车上的电话,企业相关负责人随后赶到现场进行协商并赔偿。
根据《条例》规定,杭州市经信主管部门负责制定促进智能网联车辆道路测试、创新应用的政策措施,承担市智能网联车辆道路测试等组织协调工作。针对陈女士反映的无人驾驶物流配送车不遵守交通规则的问题,记者咨询了杭州市经信局。有关工作人员表示,无论是有人驾驶还是无人驾驶的车辆,在公共道路上行驶都必须严格遵守国家交通法律法规。如果遇到交通事故,群众可第一时间联系当地交警部门,按照正常的事故处理流程划分责任。如果是无人车的责任,将由无人车所有企业承担。工作人员还特别强调,无人快递车在机动车道行驶明确属于违规行为,“这就相当于骑电瓶车上机动车道了,处罚流程是一样的。”
无人快递车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创新产物,就像一个正在成长的孩子,也会遇到成长中的“阵痛期”。浙江工业大学地方法治与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中心主任俞锋认为,就像十九世纪马车与蒸汽机车的路权之争一样,当下无人车与人类驾驶者的共存困境,也是交通文明进化过程中必经的试炼。
杭州的立法将无人快递车限定于非机动车道的制度设计,充分体现了对交通秩序的尊重。但在一些新建城区,即便非机动车道畅通无阻,仍然有无人驾驶快递车混行于机动车道。这一现象也反映出上述法律在执行过程中的现实偏差:城市物理空间虽然在不断更新,但制度的弹性却未能同步跟上。
本文围绕杭州无人快递车不遵守交通规则的现象展开,介绍了相关背景和法规,通过实际案例和网友反馈揭示了无人快递车给交通带来的隐患以及法规执行的偏差,强调无人车发展中面临的挑战是交通文明进化的必经阶段,需要制度弹性同步更新以保障交通秩序。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8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