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中国酒企ESG评级,特色指标话语权待提升,国内国际评级更新,中国酒企ESG评分现新态势

本文聚焦于中国酒企ESG评级情况,介绍了国内国际评级机构对酒企ESG评分的更新,分析了中国酒企ESG评级“水土不服”的原因,探讨了中国特色指标话语权的问题,还提及了中国酒企为改善评级所做的努力以及未来的发展态势。

近期,国内和国际多家评级机构对中国酒企的ESG评分进行了更新。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通过查询各机构官网信息发现,以9家需要强制披露ESG信息的酒企为例,不管是国内评级还是国际评级,这些酒企的ESG评分大多呈现上涨趋势。

解析中国酒企ESG评级,特色指标话语权待提升,国内国际评级更新,中国酒企ESG评分现新态势

具体来看看各酒企的评级变动情况。在国内评级方面,华证ESG的评级结果显示,有6家酒企的评分得到了提升。除了五粮液(评级为BBB)和山西汾酒(评级为BB)之外,其余酒企均获得了A及以上的评级。

在国际评级机构中,贵州茅台、泸州老窖、今世缘、重庆啤酒和青岛啤酒这5家酒企的明晟(MSCI) ESG评级有所提升,而五粮液、山西汾酒、洋河股份和古井贡酒的评级则保持不变。从晨星(Sustainalytics)、标普(S&P Global)等机构公开的数据来看,这9家强制披露ESG信息的酒企,其ESG得分普遍都有所提高。

企业贡献遭遇价值观滤镜

早在2021年,MSCI曾将贵州茅台的ESG评级调至CCC级。不过,在2022年贵州茅台披露首份ESG报告之后,MSCI上调了其评级至B级。五粮液、山西汾酒、泸州老窖的ESG评级多年来一直维持在B级,今世缘、迎驾贡酒、舍得酒业、口子窖、老白干酒的MSCI ESG评级也曾一度被评为最低的CCC级。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整理各机构官网数据后发现,和国际酒企相比,白酒的国际ESG评级得分整体明显偏低。像帝亚吉欧、保乐力加、百富门、朝日、喜力、百威英博等国外酒企,它们的明晟评级都在A及以上,晨星得分在25以下;而9家强制披露ESG信息的中国酒企,除了重庆啤酒之外,其余企业的明晟评级都在BBB及以下区间,晨星得分在28以上。

中国酒企的ESG评级为何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呢?公开资料显示,贵州茅台、五粮液、古井贡酒等A股酒企大多具有国资背景,它们在促进农民增收、解决就业问题以及贡献税收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位深度参与国际准则制定的人士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首先要客观地认识到,国际数据集成商在评级领域有着长期的积累和专业优势。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正视ESG评级体系存在的显著差异,这种差异既源于方法论的不同,也包含了不可忽视的价值观和政治因素的考量。”

该人士还指出,以国有企业为例,它们在能源、交通、通信等战略领域的支柱作用已经与国家的发展紧密融合。“否定国企对国民经济的基础性贡献,既不符合客观事实,也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内在逻辑相悖。”他强调,中国新能源产业之所以能够迅猛发展,正是依托国家主导的电网、交通网、通信网所构建的系统性优势,而这种制度性协同效应在碎片化的市场体系中是很难复制的。

虽然短期内国内外的ESG评级标准很难统一,但市场规律最终会促使价值认知趋于一致。该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当评级结果持续偏离企业的真实价值时,最终会导致资本市场“用脚投票”。当前国际ESG评级机制中,负面剔除因素的合理性还有待进一步探讨,“相对于企业的规模和社会贡献,因为单次事故就导致企业的ESG评分大幅下降,这是不理性的。”

中国特色指标话语权失语

中国酒企在ESG评级国际领域的突围之战已经正式打响。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上述9家强制披露ESG信息酒企的2023年度ESG报告后发现,贵州茅台、五粮液等酒企已经开展了“酒糟资源化利用”“乡村振兴”“非遗传承”等具有ESG特色的实践活动,但这些活动与西方主导的“气候变化适应性”“生物多样性”指标产生了碰撞,其背后反映的是ESG标准国际话语权的博弈。

一位业内人士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烟酒行业本就被一些ESG评级机构视为不可持续的行业。”水资源管理是酒业比较常见的ESG议题,目前优质水资源的可获得性越来越低,酒企如何做好废水管理是其中的重点之一。

“酿酒所使用的粮食作物可能会受到气候变化的较大影响,比如气温升高可能会导致啤酒花的质量下降、产量减少等。同时,传统的天然酿造工艺对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要求较高,气候变化对酒业的影响也体现在这些细节方面。”该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针对白酒企业的特点,体现中国特色的ESG评价标准已经制定。ESG相关的政策规范也在密集出台。2024年,三大交易所发布了《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可持续发展报告》和《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南——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这让上市公司有了ESG的“考纲”和“教科书”。

2024年,《中国酒类企业ESG披露指南》《中国酒类企业ESG评价指南》两项团体标准正式实施,中国酒业迎来了规范的行业ESG标准,水资源管理、温室气体排放、乡村振兴、尽职调查等议题是交易所与行业协会共同要求的指标。

根据上述两项中国酒类企业团标,参考国内ESG相关政策文件要求,21世纪经济报道与中国酒业协会共同开发搭建了中国酒业ESG评级平台,20家中国酒类企业入围了2023中国酒业ESG示范企业,该平台将于2025年全面正式运行。

面对评级体系的困境,中国酒企开启了“一把手工程”。五粮液、泸州老窖、古井贡酒、岩石股份、顺鑫农业、燕京啤酒等6家酒企的董事长纷纷“坐镇”ESG委员会,亲自制定企业的ESG目标,指挥企业的ESG工作。

目前,A股已经进入2024年度ESG报告披露季,上述9家强制披露ESG信息的酒企已经100%完成了往年ESG报告的披露,2024年度ESG报告即将陆续提交,它们的ESG评级能否得到提升,值得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全面介绍了中国酒企ESG评级的现状,包括国内国际评级情况及变动,指出中国酒企ESG评级存在“水土不服”现象,原因涉及方法论、价值观和政治因素等。同时提到中国酒企在面对国际评级困局时,积极制定中国特色评价标准、搭建评级平台、开启“一把手工程”等。随着2024年度ESG报告的披露,酒企ESG评级的后续变化值得关注。

原创文章,作者:Wonder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8117.html

(0)
WonderfulWonderful
上一篇 2025年3月17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17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