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蛟龙行动》于1月26日开启点映的情况。由于春节档预售两极化,《蛟龙行动》远落后于其他四部大片,所以片方想通过提前点映来实现口碑逆袭。文章分析了其点映首日票房破764万的成绩,对比了同日其他影片的票房情况,还提到影片点映场次不多,成本超10亿,目标是发酵口碑。同时,也探讨了影片的优缺点,如特效场面极佳、片尾大战燃爆,但文戏存在问题、画面昏暗等,最后分析了它在竞争激烈的2025年春节档面临的挑战。
1月26日,备受瞩目的电影《蛟龙行动》开启了点映之旅。在通常情况下,春节档的大片都不会提前进行点映,毕竟春节档大年初一才是票房爆发力最强的时候,提前点映可能会对后续的排片产生很大的影响。然而,今年的春节档预售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蛟龙行动》在预售方面远远落后于其他四部大片,在这种形势下,片方不得不剑走偏锋,寄希望于通过提前点映来实现口碑的逆袭。从票房数据来看,截止到1月26日22点,《蛟龙行动》点映首日票房成功突破了764万。那这个成绩在整个春节档的格局里处于什么位置呢?1月26日当天的票房冠军是《误杀3》,单日票房高达1683万,并且这部电影已经上映了30天,累计票房突破了9.07亿。单日票房亚军则是《“骗骗”喜欢你》,单日票房达到1067万,上映27天累计票房为4.3亿。很明显,《蛟龙行动》在票房上并没有占据优势,不过输给陈思诚执导的《误杀3》也算是在意料之中。值得一提的是,《蛟龙行动》此次点映主要是为了打响口碑,所以安排的点映场次并不多。从票房网站的数据可以发现,《蛟龙行动》在18点之后才开始点映,在全国范围内的黄金排片仅仅只有763场。在这样有限的排片场次下,能够斩获近800万的票房已经是相当不错的成绩了。而且,《蛟龙行动》的上座率以碾压之势夺得了第一名。当然,点映票房对于《蛟龙行动》这部制作成本超过10亿的电影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在预售全面落后的局面下,点映过程中发酵起来的口碑才是片方最迫切需要的。毕竟,这部电影的前作《红海行动》在2018年春节档的时候也是开局不利,首日排片占比仅仅只有10%,但是最终凭借着良好的口碑成功逆袭,拿下了当年春节档的票房冠军。那么,《蛟龙行动》是否能够复制前作的成功之路呢?从点映观众的反馈来看,《蛟龙行动》这部电影有着非常明显的优点。毕竟投入了10亿的制作成本,电影中的特效场面堪称一绝。它全方位地展示了潜艇内部的构造,还有潜艇之间对抗的精彩场面,各种惊险刺激的情节安排得满满当当,像是修潜艇、打潜艇、战叛军、关闭核武器以及对抗机械狗等情节,让观众目不暇接。尤其是片尾那40分钟的大战,可以说是近年来国产战争片的巅峰之作。不过,这部电影的尺度相较于《红海行动》还是稍逊一筹,限制级镜头没有那么多了。然而,《蛟龙行动》也并非完美无缺。电影在文戏方面或许存在一些问题。主旋律大片常见的那种生硬煽情的情况在这部电影里虽然有所收敛,毕竟没有瞎喊口号,但电影中大量的文戏还是显得相当无聊。此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这部电影的动作场面大多是在水下或者潜艇内部进行的,画面昏暗是常态,这样虽然增强了真实感,但对于观众的观影体验来说可能就没有那么友好了,当然这一点也要看观众个人的接受程度。总体而言,《蛟龙行动》的质量并不亚于《红海行动》。但是,2018年《红海行动》上映时面对的是《捉妖记2》《西游记女儿国》等一系列口碑不佳的影片,观众自然会选择质量更好的电影。而到了2025年,《哪吒2》《唐探1900》《封神第二部》《射雕英雄传》等都是制作精良的影片,观众的选择变得更多了,《蛟龙行动》的优势也就没有那么明显了,或许这部电影换个档期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蛟龙行动》在春节档预售落后的情况下开启点映,点映首日票房虽有成绩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影片有特效佳、片尾大战精彩等优点,也存在文戏无聊、画面昏暗影响观影体验等不足,且竞争环境激烈,想要复制前作逆袭之路困难重重,换个档期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