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民政部开展的“乡村著名行动”,介绍了该行动自2023年开展以来在全国取得的显著成效,包括规范命名数量、地名保护、标志设置等方面,还列举了江西婺源、贵州正安等地的具体案例。
据央视网消息,民政部的最新统计数据令人眼前一亮。自2023年起,“乡村著名行动”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开展。截至目前,全国已累计规范命名乡村地名多达67.4万条。这一举措可不仅仅是简单的命名,它给乡村百姓的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在出行导航方面,精准的地名让村民们不再为找不到路而发愁;在生产生活中,规范的地名也为各项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可以说,“乡村著名行动”如同一场及时雨,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
眼下,江西婺源正值油菜花开的黄金季节,漫山遍野的油菜花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踏春赏花。当游客们漫步在婺源的乡村时,会惊喜地发现,今年村子里的街、路、巷都整齐地竖起了路牌。这些独具特色的乡村地名可不是随意取的,当地民政部门可是下了一番大功夫。他们通过走访问询村里的老人们,深入了解乡村的历史变迁;还查阅了大量的古籍资料,从中探寻乡村的文化根源。最终,结合乡镇的历史文化与地理特征,为每一条街、路、巷都赋予了一个富有意义的名字。
地名,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标识,它更是历史的记录者、文脉的传承者。“乡村著名行动”开展以来,全国已有29个省份积极响应,建立了地名保护名录制度。截至目前,累计推动6.2万条地名纳入保护范围。这些被保护的地名,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守护着人们的精神家园。与此同时,乡村治理的数字底座也在不断夯实。以贵州正安县为例,当地将采摘园、农家乐、乡村快递点等信息采集上传到互联网地图上。这一小小的举动,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功打通了交通运输与快递的堵点,让乡村的物流更加畅通。
目前,全国乡村地名标志的设置工作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已设置乡村地名标志60.9万块,安装楼门(户)牌2777万块。同时,1100多万余条乡村地名以及村邮站、采摘园等兴趣点都在互联网地图上进行了规范标注。这意味着,基本实现了乡村地区自然村、居民点的全覆盖,乡村的数字化建设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本文围绕“乡村著名行动”展开,介绍了其自2023年开展以来在全国取得的多方面成效,包括规范命名数量众多、多地积极开展地名保护、设置大量地名标志和规范互联网地图标注等,通过具体案例展现了该行动对乡村振兴的推动作用,如方便百姓生活、传承乡村文化、夯实治理基础等。本文总结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7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