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2025年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智库工作研讨会展开,探讨了企业在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政府应在品牌打造、知识产权保护、减负支持等方面给予企业政策支持,以提升北京在全球消费市场的竞争力。
3月14日,备受瞩目的2025年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智库工作研讨会正式拉开帷幕。在此次研讨会上,原首旅集团副总经理、北京首寰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于学忠提出了一个关键观点: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设进程中应当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不过,当前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为了助力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政府应在多个方面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尤其是在品牌打造、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减负支持等领域。
打造国际消费品牌,是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核心关键所在。北京在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道路上,必须以世界一流品牌为标杆,积极推动本土企业努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消费品牌。一个世界级的品牌,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特质,它要有专业的品质,能为消费者提供极致的用户体验,拥有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具备持续的创新能力,同时还要承担起社会责任和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但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国内能够同时具备这些条件的消费品牌数量依旧较少。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商务部门应当在资金、人才、制度等多个维度提供优惠政策,全力支持企业打造国际品牌,进而提升北京在全球消费市场中的竞争力。
知识产权是文旅商融合以及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北京作为全国的文化中心和科技创新高地,拥有发展智慧经济和知识产权经济的独特优势。相关部门应当进一步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支持力度,设立专门的奖励机制,鼓励企业在知识产权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并积极推动知识产权的商业化应用。
文旅产业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它在社会就业方面承担着稳定器的重要作用。鉴于此,相关部门应给予文旅企业更多的政策支持,特别是在土地供应和税收优惠方面,帮助企业减轻经营负担。文旅企业应当享有与高科技企业类似的税收优惠政策,以此促进文旅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北京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离不开企业的积极参与。我们衷心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通过政策引导,大力支持企业打造国际品牌、保护知识产权、减轻经营负担,从而提升北京在全球消费市场中的竞争力。
本文围绕2025年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智库工作研讨会,强调企业在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中的重要性,指出政府应在品牌打造、知识产权保护、减负支持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以提升北京全球消费市场竞争力,推动城市建设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6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