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雷锋”志愿服务文化节:航天与志愿精神的交融 第二届“学雷锋”志愿服务文化节:绘就志愿服务新图景

在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来临之际,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联合东高地街道举办的第二届“学雷锋”志愿服务文化节的相关情况,包括活动现场的志愿服务内容、特色以及东高地街道在志愿服务方面的发展等。

在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即将到来的时候,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和东高地街道携手举办了第二届“学雷锋”志愿服务文化节。在航天万源文化广场这个充满活力的地方,60多支志愿服务队已经整齐有序地排列好了,500多名志愿者们个个精神饱满,150多项志愿服务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就像画家在画布上精心描绘一般,共同勾勒出一幅志愿服务精神与航天文化和谐融合、共同发展的崭新画卷。这次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文化节延续了首届活动的高标准,以“奉献闪光 温暖前行”为主题,采用“主会场+分会场”相互联动的模式,在京城内外设置了多个服务站点。凭借着“航天城”独特的资源优势,开展了航天科普、文化宣传、便民服务、健康义诊等各种各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把航天特色文化巧妙地融入到传承雷锋精神的内核之中。在活动现场的航天科普专区里,来自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的志愿者们手里拿着发射任务徽章,正热情地给站在摊位前面的小朋友们讲解航天知识呢。有个小朋友兴奋地对爸爸说:“爸爸,这个徽章好酷呀!原来每个徽章背后都有这么多的故事,我还想继续听。”小朋友听得如痴如醉,都舍不得离开这个充满知识魅力的地方。在智能服务专区,手机贴膜、内存清理、AI软件功能介绍等服务吸引了众多中老年朋友的目光。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的青年志愿者们非常耐心,手把手地教老人们操作,帮助他们顺利跨越“数字鸿沟”。义务理发、健康义诊、法律咨询、清洗眼镜等传统的便民服务项目也很受欢迎,各个摊位前面都排起了长长的队伍。青年志愿者杨先生开心地说:“能发挥自己的摄影专长,为居民朋友们拍一张证件照,看到大家满意的笑容,我也很开心。”在健康义诊区,航天总医院的医生们认真仔细地为居民们检查身体、解答他们的疑问,还给出了很多健康建议。东高地街道平安建设办公室、便民服务中心、城市管理办公室等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也没闲着,他们一边给大家发放知识宣传手册,一边贴心地提醒居民:“大家要定期检查家中的燃气器具及设施,燃气灶和热水器的使用年限也是有要求的……”“厨余垃圾要正确分类投放,它们统一收集后进行无害化处理,可以有效减少环境污染”“阿姨,北京参保人员办理异地备案后本地医保还是可以正常使用的,具体操作流程是……”万源东里社区的王阿姨夸赞道:“今年的服务项目比去年更全面、更新颖,给志愿者们点赞!”近年来,东高地街道以辖区居民多样化的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单位型街道的优势,积极与辖区航空航天共建单位的资源进行链接,大力培育志愿服务队伍。到现在已经培育出109支志愿服务队伍,志愿者人数达到2700多人,逐渐形成了“一社一品”的志愿服务格局,推动志愿服务朝着常态化、制度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其中,万源东里社区绿色积分志愿服务队还被评为2024年度北京市“优秀环保公益组织”。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要以这次文化节和‘学雷锋纪念日’为契机,不断加深街企之间的协作,动员更多的群众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伍中来,让志愿服务的力量更加强大,让雷锋精神在航天城绽放出新的光彩。同时,以航天文化和地区历史底蕴为独特优势,构建‘便民服务+航天科普+文明实践’的多维矩阵,实现志愿服务质量的提升和范围的扩大,让群众在便捷的服务中感受到温暖,在航天科普中增长知识,在文明实践中提升素质,从而乐享幸福生活。”

本文总结了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与东高地街道举办的第二届“学雷锋”志愿服务文化节的情况,包括活动现场丰富多样的志愿服务内容、东高地街道在志愿服务发展方面取得的成果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展现了志愿服务与航天文化的融合以及对居民生活的积极影响。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8994.html

(0)
FosterFoster
上一篇 2025年3月4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4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