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人民城市首提地 才聚杨浦高校行”武大专场活动展开,介绍了杨浦区委副书记的邀约、武大校友在杨浦的奋斗故事以及杨浦与武大未来的合作方向。
在那春意正浓的珞珈山,樱花如粉色的精灵在空中漫舞。3月14日,一场备受瞩目的活动——“人民城市首提地 才聚杨浦高校行”武大专场,在武汉大学卓尔体育馆盛大举行。
活动现场,杨浦区委副书记周嵘深情地回顾了杨浦与武大所共有的“求是、拓新”精神。他娓娓道来,杨浦从曾经的“工业杨浦”成功转型升级为如今的“创新杨浦”,这一伟大的转变正是“求是、拓新”精神的生动体现。如今的杨浦,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已然成为上海科创中心的重要承载区。这里汇聚了抖音、美团、B站等8000余家数字经济企业,宛如一片充满活力的商业丛林;还拥有占上海50%的7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就像7座知识的宝库,散发着智慧的光芒。杨浦,无疑是青年人才成就梦想的一方热土。
为了向武大学子发出诚挚的邀约,周嵘更是即兴创作了一首诗:“珞珈群樱启文章,雏凤栖枝在武昌。东湖凌波映荆楚,南浦杨树聚龙光。薪火相承百年路,云帆共济万里航。九派中流鹤飞远,一江春水涌沧浪。”他满怀期待地希望武大学子能在杨浦这片创新的高地上大显身手,与杨浦一起共同书写人民城市的崭新篇章。
近年来,杨浦逐渐成为了武大校友们立业的首选之地、逐梦的理想家园。在此次活动中,两位优秀的武大校友分享了他们在杨浦的奋斗故事。
蒋科,作为武汉大学2006届的校友,同时也是杨浦区委宣传部副部长、网信办主任、新闻办主任,他以双重身份重返母校。他心怀感恩,感谢珞珈精神塑造了自己开放包容的品格。此刻,他又以“才聚杨浦”使者的身份,热情地向学弟学妹们发出邀约。他亲眼见证了杨浦作为上海创新高地的独特魅力,这里汇聚了互联网巨头与高校资源,就像一个强大的磁场,为人们提供事业的加速度、成长的超链接以及生活的微幸福。他真诚地邀请学弟学妹们将“自强弘毅”的精神刻入杨浦滨江,让“求是拓新”的光芒在数字星球上绽放。
朱晓伟,武汉大学2017届校友,中建三局华东公司项目经理,他以“新杨浦人”的身份分享了自己扎根上海杨浦的奋斗历程。他参与了美团总部等重大工程的建设,深刻地见证了杨浦的三大优势:产研融合有厚度,就像一座坚实的大厦,为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人才生态有支撑,如同一片肥沃的土壤,孕育着无数的创新种子;创新要素能聚合,仿佛一个强大的引擎,推动着城市不断向前发展。他满怀信心地表示:“在杨浦,在未来的每一个可能里,都有属于我们自己的璀璨星空。”
近五年的时间里,超2500名武大毕业生奔赴上海发展,其中1300余人毅然扎根杨浦,他们在这片土地上茁壮成长,涌现出新兴产业创业者、智慧城市技术骨干等多元的人才力量。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浪潮,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屈文谦表示,武大将聚焦三个方面强化校区联动。
一是深化产教融合双向赋能。聚焦科研攻关与成果转化,让高校的智力资源与区域产业的需求精准对接,就像一把精准的钥匙,打开产业发展的大门。二是推动实践育人走进课堂。引入杨浦头部企业的实践项目进课堂、进实验室,打造“真题真做”的沉浸式育人生态,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三是形成人才输送长效机制。构建“技术筑基、创新驱动、担当领航”的复合型人才输送通道,为杨浦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注入青春动能,就像一股清泉,为城市的发展带来生机与活力。
屈文谦强调,武大将依托杨浦链接全球顶尖人才的突出优势,共同构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新范式,为上海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增添武大的青春力量。
本文围绕“人民城市首提地 才聚杨浦高校行”武大专场活动,介绍了杨浦区委副书记以诗邀约武大学子,两位武大校友分享在杨浦的奋斗故事,以及武汉大学将从产教融合、实践育人、人才输送三方面与杨浦强化合作,旨在促进人才交流与区域创新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Wonder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6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