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相关动态展开,中国信通院启动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征集工作,同时介绍了全球机器人领域的市场前景。重点讲述了联想集团在机器人领域的广泛布局,包括晨星足式机器人的特点与应用,以及其作为全球化AI基础设施企业在具身智能方面的生态优势,最后指出联想集团有望成为中国“智造”升级的核心引擎之一。
3月10日,来自中国信通院的官方消息称,为了更高效地推动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的建设,促进相关技术的迭代升级,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泰尔系统实验室正式开启了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征集工作。此次征集活动意义重大,其目标在于全面梳理并大力推广人形机器人现有的以及潜在的应用场景。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为人形机器人的实际落地提供系统性的参考依据,为相关行业政策的制定提供有力支撑,推动产业供需之间的有效对接,进而助力人形机器人产业生态的建设与完善。
根据IDC的预测数据显示,到2028年,全球用户在机器人领域的支出将接近3700亿美元,复合增长率达到13.2%。可以预见,在未来的阶段,随着用户对机器人应用的需求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所开拓出的市场空间将以机器人智能化作为基础。在这个领域中,以联想为代表的科技龙头企业已经进行了极为广泛且深入的布局。联想的布局涵盖了产品开发、技术创新以及应用场景等多个关键方面,其未来的发展前景十分值得期待。这种积极的布局也为联想集团的业绩增长以及估值重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以联想晨星足式机器人GS为例,它是一款通用型的六足机器人。这款机器人具备卓越的复杂地形高通过能力,能够全天候在室内外的大场景下完成各类常规特种任务。它还可以实时监测设备的状态,并进行应急操作。目前,此型号的机器人已经在应急巡检、园区巡逻、野外勘探、能源场站巡检及操作等多个场景下成功开展业务,展现出了强大的实用性和适应性。上个月,首台联想晨星足式机器人IS从联想集团合肥产业基地顺利下线,这一事件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联想集团在自有制造基地实现了自研机器人的制造,正式迈入了机器人智能制造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联想集团还是一家全球化的AI基础设施企业。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具身智能等产品要想成熟完善并最终走进千行百业,算力是基础,产品创新是灵魂,而这又离不开边缘计算等新技术的支持。联想集团经过多年的精心布局,在算力基础设施方面具有深厚的积累,在具身智能科技的技术创新以及企业端的落地普及方面拥有明显的生态优势。
展望未来,以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具身智能创新产品,在AI普及的浪潮下有望加速进入各个行业。特别是在企业加速智能化转型的过程中,这些产品有望展现出更为重要的价值。拥有晨星机器人系列的联想集团,以技术创新与生态共建作为双引擎,或将成为中国“智造”升级的核心引擎之一。
本文介绍了中国信通院启动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征集工作,展示了全球机器人领域的市场潜力。着重阐述了联想集团在机器人领域的多方面布局,包括产品应用和技术生态优势。最后指出在人形机器人发展趋势下,联想集团有望成为推动中国“智造”升级的关键力量。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3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