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2025上海影视创制大会的收官活动——《微聚东方·2025微短剧品质盛典》展开,介绍了微短剧从“微”到“精”的发展趋势,盛典上获奖的作品,以及不同类型演员在微短剧行业的精彩表现,还提及微短剧在国内外的影响力。
在当今时代,微短剧正逐步走进越来越多人的日常生活。值得欣喜的是,观众对微短剧的关注点,已经渐渐从“微”转变为“精”,越来越多制作精良的微短剧开始赢得观众的青睐。
3月20日晚,2025上海影视创制大会的收官活动——《微聚东方·2025微短剧品质盛典》盛大举行。现场的“品质之树”,它不仅见证了微短剧行业的蓬勃发展,更为中国微短剧品质内容的进一步提升加油助力。
在盛典上,以上海广播电视台、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中国网络视听协会联合发布的“品质微短剧融合传播指数”为主要评选依据,《夫妻的春节》《柒两人生》《大过年的》这几部微短剧脱颖而出,荣获“全媒体融合传播品质剧作”奖项。这些作品不仅在观众群体中引发了热烈反响,收获了广泛好评,更引领了微短剧行业的创作潮流,成为了衡量微短剧品质的新标杆。
获得“全能领衔品质剧星”的倪虹洁,有着丰富的演艺经历,参演过超百部影视剧。此次她首次主演和监制的微短剧《夫妻的春节》,在春节播出期间创造了超5亿的播放量,引发了观众的广泛热议。倪虹洁表示,《夫妻的春节》的成功让她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在这个行业中要始终保持谦卑、热情和好奇。
微短剧的蓬勃发展,犹如一股新鲜的血液,为影视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它也为无数怀揣着演艺梦想的人提供了一个能够闪耀光芒的舞台。
在微短剧的演员阵容中,有不少并非科班出身的演员,他们凭借自身的努力与才华,在小屏幕上赢得了观众的认可和喜爱。获得“热力先锋剧星”的马小宇、申浩男、张集骏就是其中的代表。
申浩男入行仅两年,却已经主演了108部短剧。他透露,刚开始的时候工作强度极大,曾有过8天拍200集的经历。不过,随着微短剧行业逐渐朝着规范化、精品化的方向发展,现在的情况已经有所改善,他可以更加细致地打磨角色。张集骏在成为演员之前,有过丰富的生活经历,他派发过传单、当过服务员、打包过衣服、磨过眼镜片。如今回想起来,他觉得那些日子都成为了自己做演员的宝贵体验。
微短剧的舞台上,不仅有年轻人的身影,不少老年人也成为了主角,真正做到了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微光逐梦剧星”袁吉衣、刘林、三喜爷爷张以芳,他们的年龄分别为73岁、67岁和68岁。袁吉衣退休前是一名工程师,刘林退休前是一名公务员,三喜爷爷张以芳则是来自西北的农民。三位老人都有着丰富的微短剧表演经验,其中袁吉衣更出演过100多部微短剧。在现场,袁吉衣激动地表示:“感谢短剧,给了我们追逐梦想的动力,给了我们实现梦想的机会。我们年轻时候,也都有演员梦。现在,这个梦实现了,我们也是明星!”
微短剧的魅力不仅吸引了中国观众,也在国际上拥有一定的影响力。“文化传播影响力剧星”埃米尔•扎格鲁尔和Daniel大牛,一个来中国13年,一个来中国8年。
埃米尔因参演《万里归途》而与中国观众结缘,此后他参演了一系列宣传中国自然风光、展现新时代中国风貌的微短剧。埃米尔13岁时看了成龙的电影,便对中国心生向往,在埃及大学读的就是中文专业,毕业后申请到中国的大学继续深造。一次去横店旅游时,他被导演看中,从此开始了演艺生涯。他笑着说,“上海的埃及领事馆总领事说我是第一个在中国拍戏的埃及人”。
Daniel大牛则通过创作海外短剧,在不同文化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他热爱中国文化,最近还多次刷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在活动现场,他不仅模仿了电影里哪吒“天雷滚滚我好怕怕”的片段,还以说唱的形式与何赛飞携手带来了一首穿越古今、融合东西的《上海谣》。
本文通过介绍《微聚东方·2025微短剧品质盛典》,展现了微短剧从注重“微”到追求“精”的发展趋势。盛典上的获奖作品为行业树立了品质标杆,不同年龄段、不同背景的演员在微短剧舞台上发光发热,体现了微短剧行业的多元性和包容性。同时,微短剧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也不断扩大,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开启影视行业的新篇章。
原创文章,作者:Wonder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0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