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发布AI产业行动方案,剑指2025新高峰

武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3月10日发布的《武汉市2025年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行动方案》展开,详细阐述了该方案中推动人工智能在突破性应用、突破性产品、数字底座建设、发展生态优化等方面的具体举措,以及人才和平台保障措施。

央广网武汉3月10日消息,当日,武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了一场备受瞩目的新闻发布会。在会上,《武汉市2025年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正式揭开了神秘面纱。

《行动方案》明确提出,今年武汉全市将大力深入实施“人工智能 +”行动,积极推进“10 + 2”工作体系。这里的“10 + 2”工作体系,指的是推进10个领域的重点工作,同时突出2个方面的重点支撑。其核心目标是推动人工智能在四个关键方面的工作,即突破性应用、突破性产品、数字底座建设以及优化发展生态,以此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武汉市全方位、深层次地落地生根。

在推动人工智能的突破性应用方面,武汉市可谓动作频频。目前,武汉正在积极推动20多个行业大模型的垂直应用,并且将重点发力,推动大模型向智能体演进。今年,武汉市会在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园区中专门设立智能体空间,为智能体的研发和落地应用提供有力支持。同时,还将开展全市首批智能体产品和创新创业团队的入库培育工作。此外,武汉市计划开展10场以上的供需对接活动,推动人工智能企业与行业企业紧密合作,共同开发工业、医疗、教育、法律、文创等垂直领域的智能体,从而形成具有武汉特色的智能体产品矩阵。不仅如此,武汉市还将打造一批轻量化智能体产品,在市内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中进行推广应用,形成规模化的智能体应用,并发布第二批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的典型应用案例。

在推动人工智能的突破性产品方面,武汉市明确了重点发展方向,将重点推动“AI + 机器人”“AI + 汽车”“AI + PC/服务器”“AI + 手机”“AI + 眼镜”这五大应用落地。依托武汉良好的制造业基础和创新优势,武汉将加快整机人形机器人的研发步伐,同时建设全市统一的智能网联汽车服务平台,进一步深化大规模智能网联车辆的示范应用。此外,武汉还将推动手机向AI手机升级,加快智能穿戴设备的布局,为人工智能产品的创新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在推动适度超前的数字底座建设方面,武汉市将加快算力、运力、存力和数据集的建设。今年,武汉市将加快8家智算中心和2家超算中心的建设进度,同时加快建设全国首批“5G扬帆之城”城市,强化武汉市在“光芯片 - 光纤光缆 - 光模块 - 光器件”的一体化领先优势。此外,武汉市还将推动高性能存储芯片扩大市场覆盖率,并建设20个高质量数据集,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数字基础。

在推动优化人工智能发展生态方面,武汉市将加大对初创企业的发现和培育力度。全市三个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园区将分别提供不低于1万平方米的创业空间,市区各类创投基金也将加大对人工智能初创项目的支持。同时,武汉市将开展各类创业服务活动,建设人工智能开源社区和开源创新中心,并加强AI安全治理,营造良好的人工智能发展生态环境。

《行动方案》还提出了人才和平台保障措施。在人才保障方面,明确将注重引进和培育人工智能人才,制定出台青年科技人才政策,并批量引进专业化人才。同时,武汉市还将加强和高校院所的联动,服务在汉高校增设AI专业,扩大培养规模。在平台保障方面,武汉市将在东湖高新区、武汉经开区等区试点建设人工智能“特区”,打造开放、共享的创新生态,并加强创新制度供给,建设场景创新实验室。

本文围绕武汉市发布的《武汉市2025年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行动方案》展开,详细介绍了方案中在人工智能突破性应用、突破性产品、数字底座建设、发展生态优化等方面的举措,以及人才和平台保障措施,充分展现了武汉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上的全面布局和坚定决心,有望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武汉全面落地和产业的蓬勃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3352.html

(0)
Daniel AdelaDaniel Adela
上一篇 2025年3月11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1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