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风家教之名,七里新村书写基层治理精彩篇章,湖北宜昌七里新村:家风领航,解锁基层治理新密码

本文聚焦湖北宜昌市猇亭区七里新村社区,该社区在2024年成为宜昌市“家庭家教家风助力基层社会治理试点”创新样本。详细介绍了社区通过大数据画像精准服务特殊家庭,以及多元共治开展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基层治理实践,展现了社区治理从“刚性管理”到“柔性引导”的转变。

在湖北宜昌市猇亭区七里新村社区,每一扇家门背后,都蕴含着基层治理的大学问。2024年,七里新村社区成功成为宜昌市“家庭家教家风助力基层社会治理试点”的创新典范。这是一座常住人口约4648人的搬迁安置社区,它通过激发“家庭细胞”的活力,摸索出了一条以良好家风带动淳朴民风、以优质家教促进社区和谐的基层治理新道路。

大数据画像:精准服务让“特殊家庭”不再“特殊”

“王阿姨,针对您提出的问题,我们已经协调银行工作人员上门为您办理相关业务……”社区工作人员热情地介绍着,同时熟练地翻开帮扶档案,这生动展示了社区在推进精准帮扶工作方面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和取得的显著成效。

由猇亭区委社会工作部牵头构建的“建档 - 预估 - 分类 - 服务 - 回访”全链条机制,是七里新村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关键“法宝”。通过整合民政、妇联、公安、法院、卫健等多个部门的数据资源,社区对涉及低保、残疾、特困等13类特殊家庭进行了全面排查。在此基础上,为355户特殊家庭建立了“数字画像”,并细致地将其划分为生活救助、健康关怀、成长关爱、情感慰藉、行为矫正与帮扶、矛盾化解等六大类,为后续的精准服务提供了坚实依据。

社区党委书记杨军波感慨道:“过去社区工作就像‘撒胡椒面’,资源分配很难做到精准,如今有了数据的指引,我们的服务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切实解决居民的实际问题。”

以家风家教之名,七里新村书写基层治理精彩篇章,湖北宜昌七里新村:家风领航,解锁基层治理新密码

活动现场

围绕“家 +”公益品牌,社区还推出了“家庭志愿服务积分制”。家庭每参与一次社区服务,就可以累积积分并兑换生活物资。目前,已有90户家庭荣获“优秀志愿者”的称号。

多元共治:一场“自下而上”的治理实践

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并非社区的“独角戏”。在猇亭区委社会工作部的统筹协调下,8个共建单位、27家社会组织联合形成了“治理联盟”,为项目注入了专业资源。

猇亭区人民法院定期开展“法律进家庭”活动,为居民提供婚姻家庭法律咨询,调解家庭矛盾纠纷,增强居民的家庭法律意识。同时,组织社区儿童到法院参观,让孩子们增强对法律制度的了解和尊重,培养他们的法治观念。

猇亭区文旅局举办社区家庭运动会,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项目,激发社区居民的体育热情,营造积极向上的社区氛围。

猇亭区妇联、教育等部门成立“家庭教育志愿服务队”,开展“智慧父母”工作坊。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互动游戏等多种方式,帮助家长深入了解孩子的心理,学习科学的育儿方法。

社区杨书记展示了一组数据:2024年社区累计开展家庭建设活动30场,累计参与人数超过2000人次;家长学校学员满意度高达98.7%;通过家庭志愿服务解决的社区问题占比同比上升40%。他表示:“我们最大的突破在于激活了居民的主体意识。”

七里新村社区的实践充分证明,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核心,在于找到连接“小家”与“大家”的精神纽带。当每个家庭都成为文明的传播者、和谐的践行者时,社区治理就能真正实现从“刚性管理”到“柔性引导”、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参与”的深刻变革。

本文介绍了湖北宜昌市猇亭区七里新村社区以家庭家教家风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实践。通过大数据画像精准服务特殊家庭,以及多元共治开展家庭建设活动,激活了居民主体意识,实现了社区治理从“刚性管理”到“柔性引导”的转变,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有益借鉴。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3229.html

(0)
FosterFoster
上一篇 2025年3月10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1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