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护胆误区!女子坚持清淡饮食仍患胆囊癌

家庭主妇吴燕患胆结石及最终发展成胆囊癌的经历,分析了她在护胆过程中存在的误区,并给出了养护胆囊的建议,旨在提醒人们重视胆囊健康,避免陷入护胆误区。

在医疗领域,对于胆结石等疾病的研究从未停止。以下是一些相关的研究资料:

有学者盛臻芳、王兆祥、钟绍等人进行了基于NHANES数据库的相对脂肪质量指数与成年人胆结石关系的大样本横断面研究,该研究成果发表在《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5年第29卷第02期,页码为108 - 113 + 118 。

潘陈倩、梁红霞、胡霜霜对围绝经期女性胆结石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其研究内容刊登在《中国妇幼保健》2025年第40卷第02期,页码为342 - 345 ,DOI为10.19829/j.zgfybj.issn.1001 - 4411.2025.02.038 。

易晓莉观察了全面护理模式在胆结石胆绞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相关内容发表于《婚育与健康》2024年第30卷第24期,页码为157 - 159 。

时光回溯到2015年,42岁的吴燕是一位普通的家庭主妇。自从女儿呱呱坠地后,她便将全部的精力都倾注到了家庭之中。每天清晨,她都会准时送女儿上学,寒来暑往,风雨无阻,一直坚持到女儿外出上大学。然而,为了节省时间,她养成了一个极不健康的习惯。每天早上,她根本顾不上好好吃一顿早饭,总是在送完女儿回家的路上,随便买根油条或者几个烧麦,匆匆塞进嘴里。这个习惯,竟不知不觉地持续了十几年。而在这十几年间,吴燕的身体也在悄然发生着不易察觉的变化。

10月初,天气骤然转凉。一天早晨,吴燕起床后正弯腰整理洗手间的卫生,突然,一阵隐约的疼痛从肚子里传来。她停下手中的动作,细细感受着,发现这股疼痛似乎只集中在右上腹。她下意识地伸手按在疼痛处,只感觉内脏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轻轻地、持续性地揪住,那种感觉,既难受又让人不安。吴燕尝试着通过深呼吸来缓解疼痛,她深吸一口气,可身体里的疼痛却如同暗流一般,随着呼吸在体内肆意冲击、翻涌。她的呼吸也变得越发急促,额头上渐渐冒出了冷汗。她赶紧走到沙发前坐下,静静地等待着疼痛减轻。过了好一会儿,疼痛总算有所缓解。

吴燕本以为是自己睡觉时没做好保暖措施,肚子不小心着了凉。然而,三天后的同一时间,熟悉的疼痛再次席卷而来。这一次,疼痛似乎比之前更加剧烈。吴燕呼吸一滞,只感觉像是有一把钝刀扎入肚子后,在腹腔内毫无章法地搅动着,疼得她直不起腰来。仅仅几分钟的时间,她就被折磨得冷汗直冒,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不停地往下淌。疼痛每隔几秒就加剧一番,而且还沿着神经走势一路深入,蔓延到了她的右肩和后背。吴燕痛得在床上不停打着滚,整个人都陷入了极度的痛苦之中。

警惕护胆误区!女子坚持清淡饮食仍患胆囊癌

她想起自己当天还没来得及吃早饭,便猜测也许是胃病犯了。于是,她赶忙从医药箱里找出胃药,立即服下。在等待药效发挥的过程中,吴燕感觉时间格外漫长,每一秒都像是煎熬。她只觉得身体仿佛下一秒就要以腹部为起始出现撕裂。就在这时,丈夫恰好回家拿资料,看到一脸痛苦地躺倒在床上的妻子,他赶忙上前询问情况。吴燕却只能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疼……好疼……”。可就是这短短几个字,瞬间就让她胃里一阵翻江倒海。她手忙脚乱地抓过垃圾桶,将胃液一股脑地吐了出来。丈夫见状,顾不上工作,立刻带着她赶往了医院。

到了医院,医生为吴燕进行了详细的体格检查。检查时发现,吴燕存在右上腹压痛,虽然没有反跳痛及肌紧张,但墨菲检查呈现阳性。随后,医生为她安排了一系列的检查。血常规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 7.2×10⁹/L,中性粒细胞比例 65%,血红蛋白 135g/L,血小板计数 210×10⁹/L。腹部超声显示:胆囊大小约95mm×35mm,壁厚约3mm,内见多个强回声光团,最大约23mm×11mm,后方伴声影,胆总管内径约6mm,未见明显扩张。腹部CT显示:胆囊多发结石,胆囊炎性改变,胆总管未见明显结石影,肝内外胆管无扩张。综合各项检查结果,吴燕最终被诊断为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

在丈夫的陪伴下,吴燕立即接受了手术治疗。经过一周的住院调理,她的身体逐渐恢复了健康。出院前,医生特意提醒她,回家后一定要按时吃早饭,少吃油腻的食物,否则胆结石仍然有复发的可能。吴燕回想起之前的痛苦经历,暗暗发誓一定要谨遵医嘱。回家后,她的饮食变得越发清淡,以水煮菜为主。经过复查,结果提示病情十分稳定,吴燕这才慢慢放下心来。

警惕护胆误区!女子坚持清淡饮食仍患胆囊癌

2017年7月,夏天格外炎热,吴燕的食欲也受到了明显的影响。每天,她几乎只吃点清粥小菜。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她的体重不知不觉瘦了5公斤。看到体重下降,吴燕心里还有些莫名的欣喜。然而,14号上午,意外再次降临。吴燕吃完饭后正靠坐在沙发上休息,肚子里却毫无预兆地掀起了一场“风暴”。内脏像是被章鱼的触手紧紧缠住,熟悉的钝痛感瞬间席卷了她的身体。吴燕很快就想到了两年前的胆结石。她赶紧给自己灌了个热水袋,又急匆匆地服下止痛药,疼痛才有所减轻。与此同时,她也意识到,很有可能是自己的胆结石出现了复发。

就在吴燕思索着要不要当天就去医院看看时,一阵便意袭来。她赶紧冲向了厕所。解决完后,当她正准备按下冲水键时,眼前奇异的景象却让她愣在了原地。她发现自己的尿液并非正常的淡黄色,反而是一种明显的深褐色,宛如浓郁的红茶;大便的颜色则无比浅淡,呈现出水泥一样的灰白色,仿佛在肠子里经过了漂白剂处理。吴燕看着从自己身体里排出来的“怪异物质”,心中一惊,再也坐不住,转头就冲向了医院。

吴燕再次进行了腹部超声检查,结果提示:胆囊形态失常,胆囊壁弥漫性不规则增厚,胆囊腔内可见不规则实性占位,大小约35mm×30mm,内部回声不均匀,可见点状血流信号,胆囊周围肝脏组织受侵,肝门区淋巴结肿大。腹部CT显示:胆囊占位性病变,大小约38mm×35mm,增强扫描后病变明显强化,胆囊壁不规则增厚,与周围肝脏分界不清,肝脏局部受侵,肝门区及胆总管周围多发淋巴结肿大。MRI检查显示:胆囊区占位性病变,信号不均匀,动态增强扫描呈“快进慢出”特点,胆囊周围肝脏组织受侵,胆管受压变窄,肝门区淋巴结肿大,符合胆囊癌的特点。

警惕护胆误区!女子坚持清淡饮食仍患胆囊癌

这个结果犹如晴天霹雳,让吴燕如遭雷击。她情绪失控地吼道:“这不可能!我虽然患有胆结石,可是我早在半年前就做了处理,之后也一直坚持清淡饮食,我从来不抽烟不喝酒不熬夜,还一直在运动减肥,之前好几次复查结果也均在正常范围内,怎么可能会好端端的就变成这种病了?肯定是你们误诊了!”

医生也感到非常困惑,他仔细翻看过吴燕的复查报告,发现她的血脂水平正常,胆结石也恢复到了轻度。按道理来说,就算再过10年,出现如此进展的几率也很小。于是,医生只好仔细地询问起吴燕这一年来的生活、饮食以及服药习惯,试图找出问题的根源。

医生摇了摇头,惋惜地说道:“无知啊!你虽不抽烟不喝酒,也不熬夜,饮食习惯也十分清淡,不吃早饭的行为更是早就改正了,这些行为确实能够防止病情恶化,但是你在护胆上忽略了三个致命误区。这些行为虽然看起来能够保护胆囊,但实际上却恰恰相反,临床上很多胆结石患者也和你一样,都是在这三点上栽了跟头,最后不仅没能护胆,反而伤了胆!”

警惕护胆误区!女子坚持清淡饮食仍患胆囊癌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养护胆囊呢?

1. 健康饮食

吴燕患病后,虽然不再吃油腻辛辣等刺激性的食物,并且每天也按时吃早饭,但她却渐渐迷上了蛋糕、饼干等零食。这些食物吃起来虽然不算油腻,但其中却含有大量的脂肪。它们就像是胆结石的原料工厂,会增加胆汁中的胆固醇含量,为胆结石的形成提供肥沃的“土壤”。

相反,人们应该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这些食物就像是身体的清洁工,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水平,减小胆结石的风险。同时,它们还能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保持身体的营养均衡。除了调整食物种类,多喝水也是非常重要的。水就像是身体的稀释剂,可以稀释胆汁,减少结石的形成。每天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可以让身体更加健康,远离胆结石的困扰。

2. 规律作息

随着年龄的增长,再加上对病情复发的恐惧,吴燕渐渐出现了失眠的情况,作息也变得混乱起来。而长期熬夜、饮食不定时都会导致胆汁分泌和排泄的紊乱,这就像是给胆结石的形成打开了“方便之门”。因此,要想告别胆结石,就要从规律作息开始。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同时,按时吃饭也非常重要,它可以让胆囊也能享受到“休假”的时光,避免过度劳累和紧张。

警惕护胆误区!女子坚持清淡饮食仍患胆囊癌

3. 适当运动

吴燕向来就没有运动的习惯。其实,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这就像是给身体装上了一个加速器,有助于胆汁的排泄和更新。患者可以选择散步、慢跑、游泳等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这些运动不仅简单易行,还能有效锻炼身体的各个部位。每周坚持3到5次,每次30分钟左右,就可以让身体更加健康,远离胆结石的困扰。

本文通过讲述吴燕从胆结石发展到胆囊癌的经历,揭示了护胆过程中容易被忽视的误区,强调了健康饮食、规律作息和适当运动对于养护胆囊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重视胆囊健康,避免陷入类似的护胆误区,以预防胆结石及相关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3123.html

(0)
Daniel AdelaDaniel Adela
上一篇 2025年3月10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1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