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科技革命浪潮下高校的发展问题,以全国人大代表、复旦大学校长金力在《中国日报》发表的文章为切入点,详细阐述了复旦大学在推进高校综合改革方面的具体举措和目标,包括学科结构调整、师资制度改革以及创新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
在科技革命的汹涌浪潮之下,高校究竟该如何实现自身的发展呢?3月10日,全国人大代表、复旦大学校长金力在《中国日报》发表了一篇具有深远意义的文章。文章中明确指出,推进高校综合改革,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龙头作用,从而更好地支撑和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已然成为当下大学最为紧要的任务。
文章进一步剖析,如果大学仅仅把改革当作扩张学科领地、争取资源的手段,那么投入效率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状态。所以,高校一定要避免陷入“膨胀式改革”的误区,而是要把改革的重心切实放到结构性、内生性的“存量改革”上来。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提质增效的内涵式发展,增强持续创新的动力和能力,构建起自主自强的办学格局。
近两年来,复旦大学积极行动,组织了三轮全校大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树立起“打头阵、当尖兵”的攻坚信念,形成了动存量、图创新的改革共识,并且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不断推向纵深。
例如,在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方面,复旦大学按照“文科做精、理科做尖、工科做强、医科做新、交叉做活”的方针,进行了深度调整。目前,已经初步实现本科招生人数文、理、医、新工科、交叉学科各占20%的目标。下一步,存量只减不增,本科招生增量将全部投放至交叉领域,以此牵引学科融合创新,深入推动“四个面向”。
而在国家战略和社会急需领域,复旦大学整合全校力量,大胆跳出学科框架,对工科院系进行了重组。聚焦先导和未来产业发展,围绕集成电路、计算与智能、生物医学工程、智能机器人与先进制造、化学材料与未来能源、空间互联网等领域的攻关和人才急需,一次性建设了6个创新学院。按照科教融汇、产教融合的新模式,构建“从0到10”的系统创新能力,重塑复旦的新工科门类。
又如,为了以有限的资源实现师资水平的“奋力一跳”,复旦大学推进深化准聘长聘制改革。借鉴国内外的经验教训,重构教职体系、薪酬体系,协同推进人才引育特别是青年人才培育、教书育人责任落实、评价激励改革和师资有序流动、基础研究支持体系和有组织科研机制。着力解决存量“躺平”问题,为2035年跻身世界一流大学前列奠定坚实的人才根基。
文章着重提到,高校综合改革的核心是人。那么,如何培养出创新之才、强国之才呢?
一是培养思考大问题的人。年轻人从踏上学习和创新之路的那一刻起,就应该树立并始终葆有推动人类进步、开拓未知之境、打破既有范式、造福国家人民的雄心壮志,打破成才的“天花板”。
二是培养建构大视野的人。复旦大学的目标是培养高潜能、多潜质的“干细胞式”人才,让这些人才不受学科、门户的限制,为迎接迅速变化的世界做好最充分的准备。
例如,在上海的支持下,复旦大学一方面推进“AI +”教育改革,建设通识基础、专业核心、学科进阶、垂域应用四序列AI - BEST课程体系。今年将向2025级开放46个“X + AI”本科双学位项目、在10个一级学科试点“学科博士 + AI硕士”双学位项目,实现AI课程覆盖全体本研学生、AI + 教育覆盖全部一级学科、AI素养能力要求覆盖全部学位项目。
另一方面,系统布局科学智能,形成多点开花的良好势头,已经取得了一批国际领先的成果,出现了不少“年轻人挑大梁”“学生带着老师跑”的喜人情况,青年师生成为新范式的动力源和活力源。但要全面推进AI4S范式变革,必须深耕垂域,系统融合算法、算力、语料,真正做出一盘“番茄炒蛋”,而不是简单拼凑一锅“番茄 + 白煮蛋”。
从前期的探索来看,过度依赖AI也会阻碍创造力的培养,同时还会直面学术诚信和科技伦理的挑战。逻辑推理不能替代观察与实践,价值对齐不能替代价值判断。所以,学校启动AI4E改革2.0版,核心是教与学的融通,营造师生共研共创的智能教学环境,让学生不仅学会使用工具,更学会掌控和改造工具。
三是培养砥砺大情怀的人。00后、90后有平视世界的自信,但缺少“事非经过不知难”的洗礼。所以,学校开设“强国之路”思政大课,引导学生在火热的实践中感悟思想伟力,实现从认知到认同的跃升;并将实践育人融入各类课程和各培养环节,强化问题式、服务式、对抗性、实战性学习,把价值塑造与知识学用、能力训练融为一体,让“强国一代”不断增强“远上寒山石径斜”的坚韧勇毅、“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清醒定力和“守得云开见月明”的必胜信念。
本文围绕科技革命浪潮下高校发展问题,以复旦大学的综合改革实践为例,从改革方向、学科调整、师资建设和人才培养等多方面进行了阐述。复旦大学通过避免“膨胀式改革”,推进“存量改革”,在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科院系重组、师资制度改革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同时,在人才培养上,注重培养学生思考大问题、建构大视野和砥砺大情怀的能力,为高校在科技时代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方向。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2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