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人类无法回避的衰老话题展开,先阐述了衰老的各种表现,然后着重从饮食方面指出可能暗示衰老的习惯,如口味变咸等,还介绍了与饮食和寿命相关的研究成果,最后分享了长寿饮食清单。
生老病死是人类永远都无法逃避的话题。每个人或许都怀揣着无灾无病活到百岁的梦想,然而现实却总是不尽人意。在许多不经意间,我们就惊觉自己已经在变老的路上了。
衰老有着诸多表现形式。从最直观的方面来看,年龄的增长是最明显的标志。除此之外,容貌的改变也是衰老的直接体现。例如,白头发可能会突然冒出来,而且越来越多;脸上的皱纹像是岁月的刻痕,愈发明显;记忆力也开始走下坡路,变得健忘了;身体的整体状态也越来越差了等等。
这些衰老的表现是非常直观的,我们能够轻易察觉。但是在现实生活里,有些变化是在悄无声息中发生的,甚至在不知不觉间就对我们的健康和寿命产生了影响。
就像下面要提到的两个吃饭习惯,这或许意味着你正在走向衰老。
吃饭有两个习惯,说明你正在变老
其一,口味越来越咸。
我们常常会用“有妈妈的味道”来高度评价一道菜。可是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非常直观的感受,那就是父母或者长辈做的菜好像越来越咸了。这并不是他们故意在做菜的时候多放了盐,而是因为他们在做饭的时候根本尝不出咸淡来。
研究结果表明,与年轻的受试者相比,老年人对于食物的味道、质地以及味道刺激浓度等方面的感知明显更低。这也就意味着,老年人需要更多的食盐、糖以及其他调味品来提升食物的口感。所以,如果发现自己的消化能力变得越来越弱了,这可能就是正在变老的一个信号。
饭量减少25%能延长寿命!
去年12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刊载了一项研究。这项研究显示,在任何年龄阶段,哪怕是老年群体,如果将高热量的饮食转变为低热量饮食,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延长生物体的寿命,并且对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
无独有偶,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杂志的子刊上,有一篇权威研究也指出,在能量摄入相较于一般水平低25%的人群当中,衰老的速度能够延缓2 - 3%,死亡风险会下降10 - 15%。
这些研究都指向了一个共同的结论,那就是不管年龄多大,少吃一些是能够延长寿命的。
那么具体要少吃多少呢?或许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七八分饱”可以作为一个参考标准。再详细一点来说,就是肚子已经没有那么饿了,进食的欲望也不是很强烈了,这个时候再吃一点也可以,如果停止进食也不会觉得有什么大问题。
这份长寿饮食请收好!
2013年,江苏省政协人口资源委员会对当地两千多名百岁老人的饮食习惯进行了统计,最终整理出了这份长寿饮食清单,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首先,这些长寿老人中的很大一部分经常吃肉、鱼、蛋,并且有90%以上的老人经常吃豆制品。与此同时,他们还经常喝杂粮粥、八宝粥和菜粥等。
在主食的选择上,往往是以粗杂粮和细粮搭配为主。粗杂粮包括玉米、山芋、大豆、花生和土豆等,细粮则是自己加工的面粉和大米。
食材的新鲜度也非常重要,俗话说“吃菜吃鲜”,所以不管是鱼虾蟹还是蔬菜,都讲究新鲜。在这些百岁老人当中,他们经常吃自家菜地里的菜,鱼往往也是现杀的,瓜果要吃当天采摘的,总之食材越新鲜营养就相对越丰富。
最后就是要严格控盐。《美国心脏协会杂志》(JAHA)发表的一项关于中国钠与钾摄入量问题的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居民的食盐摄入量在全球范围内处于较高水平,甚至达到了推荐摄入量的两倍。要知道,盐摄入过多会对人体的多个器官产生危害,比如皮肤、心脏、肾脏、胃和大脑等,所以要严格控制食盐的摄入量。
衰老,是一种不可避免的正常现象。当衰老来临的时候,我们要做的就是坦然面对。当然,在日常的饮食当中我们多注意一些的话,是完全可以延缓衰老速度的。
本文总结了衰老的表现,重点强调了饮食方面与衰老的联系,如口味变咸、饭量减少与寿命的关系,还分享了长寿老人的饮食清单,提醒人们虽然衰老不可避免,但可以通过饮食注意来延缓衰老速度。
原创文章,作者:购物狂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7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