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8日国际妇女节当天,在保利上海城市剧院上演的一场名为“春晓·花开”的合唱音乐会。其中有上海记者合唱团女声团、ShEO合唱团和闵行童声合唱团等参与演出,还会提到这场音乐会背后的意义以及保利剧院的相关艺术推广计划。
今年3月8日,迎来了第115个国际妇女节。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保利上海城市剧院奏响了美妙的音乐华章,一场名为“春晓·花开”的合唱音乐会精彩呈现。这一音乐会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城市周末音乐会系列中熠熠生辉,给观众带来了温馨且动人心弦的音乐享受。上海记者合唱团女声团在王伊达的指挥以及梁佳敏的钢琴伴奏下,登上舞台。她们精心准备了多首作品,其中包括充满艺术感和人文气息的《葡萄园夜曲》《踏雪寻梅》《越人歌》,满含对母亲深情歌颂的《天之大》,由山西民歌改编而成的《邓婉婉开花在窗台》,还有流行合唱金曲《这世界那么多人》。王伊达表示:“期望借助这些作品,一方面彰显中国女性的民族风貌,另一方面展现记者这一职业与时俱进的特征。”这个团队的前身是在28年前创立的上海女记者合唱团。团里的每一位成员都对歌唱怀着满腔热爱,从她们身上散发着职业女性的光辉,展现出知性的魅力。在妇女节当天举办这场演出,也是希望通过艺术表演的形式,把这些独特的魅力展示给观众。闵行童声合唱团在此次音乐会上呈现了风格各异的五首歌曲。像充满诗意的中文歌曲《风铃》和《献给一架旧钢琴》,具有异域风情的芬兰民歌《The Joiku》,还有两首英文歌曲《Credo》《SiSi Sote》。合唱团指挥申佳立说:“尝试不同的风格,可以让孩子们拓宽视野,领略更多的艺术文化元素。”闵行区童声合唱团作为一个公益性质的合唱团体,自成立的七年来,始终致力于为热爱音乐的孩子们营造优良的音乐环境。“希望观众能在观看演出时感受到音乐、童声以及艺术所带来的治愈力量,带着轻松愉悦的心情离开。”ShEO合唱团此次为观众带来了七首作品。在指挥孙家佳的带领下,她们把杜甫的《春晓》、刘半农的《教我如何不想她》、弘一法师的《送别》和徐志摩的《山中》等著名诗词以合唱的形式,悠然地传递给观众。孙家佳说:“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传统文化的艺术宝库中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瑰宝,正等待着我们去挖掘和传承。”她们演唱的《茉莉花》别具一格,而且用满台星光将尾声曲《世界赠予我的》演绎成台上台下心灵共鸣的“和声”。ShEO合唱团是由一群秉持社会责任、快乐至上、优雅知性、开放包容核心价值理念的女性商界精英组成。在追求快乐与美的道路上,她们不知疲倦,希望观众能从歌声中感受到她们的热情。“这场音乐会不只是庆祝妇女节的一次特殊活动,更是保利践行社会大美育理念、推广文化艺术的一次积极探索。”保利上海城市剧院副总经理王闻介绍道。今年开始,剧院推出了城市周末音乐会系列演出,目的在于以公益的票价吸引更多的人走进剧院,一同感受音乐的魅力。在此之前,著名男中音歌唱家杨小勇、中福会少年宫合唱团等艺术家和优秀团队已经陆续登台表演。这个系列演出的票价在30 - 80元之间,不但有艺术性、专业性很强的演出,也有群众文化团体的精彩展示。未来,剧院还将结合自身的优势资源,引入国内外的一些合唱团体,开发更多的演出形式和内容,从而更好地满足普通民众对音乐类演出的热爱与期待。据了解,城市周末音乐会系列自推出以来,吸引了众多观众走进剧场,前5期演出的平均上座率维持在8成以上。剧院还打算通过艺术教育和艺术导赏等多种形式,丰富演出内容,逐步培育和提升观众群体的音乐素养和艺术审美能力。未来,剧院将继续努力完善软硬件设施,为观众创造更多走进剧场的机会,共同领略音乐艺术之美。
本文总结了在妇女节当天保利上海城市剧院举办的“春晓·花开”合唱音乐会的情况,包括上海记者合唱团女声团、闵行童声合唱团、ShEO合唱团的演出曲目及各自特色,同时介绍了保利剧院城市周末音乐会系列的相关情况,如票价、演出阵容、上座率等,还阐述了剧院在推广文化艺术、提升观众艺术素养方面的计划。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2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