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闵行区浦江镇由中建科工打造的沪派乡村宜居房示范工程,该农村房屋采用预制模块现场一天组装完成,具有高效、环保等诸多优势,同时公司还在探索激活乡村经济的新模式。
在上海市闵行区浦江镇,一场关于农村房屋建造的革新正在悄然上演。9个如同巨型积木般的预制模块精准拼接,仅仅一天时间,一栋面积达200平方米的农村房屋便在现场组装完成,这样的速度令人惊叹不已。
3月31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闵行了解到,闵行区作为上海市“五好两宜”和美乡村建设试点,正全力以赴打造“沪派江南”乡村典范。其中,浦江镇以“郊野单元村庄规划”为蓝本,积极探索农民集中居住与生态融合发展的新路径。近日,由中建科工精心打造的沪派乡村宜居房示范工程正式落成,成为了浦江镇乡村建设中的一大亮点。
上海浦江镇现场一天组装完成的农村房屋,展现出了科技与建筑结合的强大力量。本文图片均由上海闵行区提供。
该项目负责人张文泽介绍说:“传统农房建造通常需要6 - 8个月的时间,而我们的产品从设计到完成最快只需30天。”这种高效的背后,是自主研发的钢结构模块化房屋的功劳。它采用汽车工业级智造标准,机器人焊接生产线以0.2毫米的超高精度预制房屋骨架,九大功能模块搭载预装了90%的隐蔽工程。并且通过“地基预埋件 + 北斗定位”系统,实现了现场吊装误差不超过5毫米的精准度。
不仅如此,每套房屋还配备了“数字身份证”。在环保方面,施工垃圾减少了80%,建筑碳排放降低了65%。部分房屋还安装了屋顶光伏板,年发电量可达5000度,再配合10千瓦时储能系统,即便市政断电,也能维持全屋照明12小时,真正做到了绿色、节能、环保。
该公司乡村宜居房产品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公司正在积极探索激活乡村经济的新模式。连片农村房屋可快速改造成民宿聚落,通过智慧社区平台进行统一运营;闲置屋顶光伏接入虚拟电厂,能让农户年增收超万元;配套建设的模块化育秧工厂,采用与住宅同源的装配技术,实现了“建房 + 生产”技术协同。通过“模块化宜居房 + 能碳管理平台 + 智慧社区”的整体解决方案,未来每栋农村房屋都将成为乡村微电网节点,让绿水青山真正转化为碳汇收益,推动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钢结构模块化房屋采用汽车工业级智造标准,机器人焊接生产线以0.2毫米精度预制房屋骨架,真正实现了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为乡村建设带来了全新的理念和技术。
本文介绍了上海闵行区浦江镇沪派乡村宜居房示范工程,该工程采用预制模块一天完成房屋组装,速度快且环保。其钢结构模块化房屋有诸多优势,公司还探索出多种激活乡村经济的新模式,有望推动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绿水青山转化为碳汇收益。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7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