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2025年人工智能立法:防范于未然

全国两会期间“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等议题展开。介绍了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成果,提及2025年将围绕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加强立法研究,同时还探讨了机器人未来可能的应用场景以及发展过程中安全性的重要性等内容。

在全国两会期间,“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以及未来产业发展等话题成为大家热议的焦点。就拿年初宇树机器人表演爆火,还有受到全球瞩目的DeepSeek来说,这都清楚地展现出我国人工智能领域那庞大的市场规模和多样化的应用场景。到了3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明确表示,在2025年将会针对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展开立法研究工作。那么,这立法研究的重点会放在哪些方面呢?而机器人又可能率先在哪些领域实现大规模的应用呢?关于如何看待2025年围绕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加强立法研究这件事,评论员白岩松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这是一件好事,我们要格外关注。在互联网刚刚起步的时候,全世界对于互联网其实一开始都过于乐观了,对于互联网可能存在的一些不好的、糟糕的方面有些掉以轻心,等到很多恶果都呈现出来的时候,才开始去补救那些漏洞。而这次不同,在人工智能刚刚兴起的时候,就已经想到要进行立法研究了。通过这样的立法研究,尤其是在研究之后尽早地启动立法工作,就能够抑制住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危害,从而让它的好处进一步放大,所以我们当然是满怀期待的。那未来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到底会有多丰富呢?白岩松也分享了他的见解。他觉得机器人离我们已经非常近了,就像今年4月在北京亦庄要举办全球第一次的机器人半马比赛,到时候机器人会和所有参赛的运动员以及其他参赛的人们在同一条赛道上,我们可以看看机器人跑得到底怎么样,是不是有的机器人跑得快,有的跑得慢,这就打开了很多想象的空间。这种想象的空间还有我们一直期待的盲人陪跑。如果能让盲人也参与到跑步中来,这对他们的身体是非常有好处的。有了机器人之后,再过几年是不是就能够实现陪跑了呢?导盲犬是近年来社会上的热门话题,有很多公共机构禁止导盲犬进入,那未来机器人是不是在三到五年的时间内,就能够帮助视障的朋友们自如地进入各种生活场景呢?我们甚至可以更加大胆地想象,现在已经有机械臂帮助人上楼梯的场景了,这种机器人大概售价在两千元左右,可以助力老人上楼梯,那我们再大胆想象一下,是不是能让瘫痪的患者在这样的机器人的帮助下真正站起来,甚至走起来呢?其实在新闻中我们已经看到过这样的例子,只不过目前还是个例。所以,面对机器人未来的发展,真的有非常美好的想象空间。在推进机器人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安全性是首要的。白岩松指出,机器人要真正进入生活应用当中,安全是第一位的,不能出现相关的问题。比如我们现在希望机器人能进家里帮忙按摩,如果一下子力气过大,导致人受伤了怎么办?这只是一个例子。再比如,两会中有代表委员提到,机器人进入家庭可能需要三年的时间,真正能够帮助老人护理等可能还需要五年的时间,甚至可能更短,所以安全性是第一位的。另外一种安全性,就是相关的立法一定要尽早进行,因为科技是中性的,它可能走向不好的一面,也可能走向好的一面,如果立法能够很早推进的话,就可以遏制住它不好的一面,让好的一面更大地释放。

本文总结了全国两会期间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相关议题,包括2025年人工智能立法研究的意义、机器人丰富的应用场景以及发展应用中安全性的重要性等内容,展示了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

原创文章,作者:Wonder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2185.html

(0)
WonderfulWonderful
上一篇 2025年3月9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9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