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心血管健康:更年期后的危机与应对 女性心血管健康:从围绝经期开始重视

本文主要探讨女性心血管健康问题,阐述女性在工作和生活中面临多种压力,心血管疾病是女性的“头号杀手”,尤其是更年期后。介绍了雌激素对女性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影响,绝经后激素平衡打破导致患病风险增加且危险程度有男女差异,还提到心理因素对女性心血管的影响,以及当前临床治疗缺乏针对女性的差异化疗法,最后给出女性保护心血管健康的一些建议。

在工作与生活的舞台上,女性身兼数职,这也意味着她们承受着来自不同方面的压力。而心血管疾病,就像隐藏在暗处的恶魔,对女性的健康虎视眈眈,尤其是当女性踏入更年期之后,这种威胁更为严峻。

雌激素如同一位默默守护女性的天使,在女性的一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雌激素的庇佑,女性患心血管疾病的时间比男性大约晚10年。男性到了40岁左右,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就开始增大,而女性一般在55岁绝经期之后,才进入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阶段。

一旦女性绝经,体内的激素平衡就被打破了。这时候,心脏和血管就像失去了坚固盾牌的战士,变得更加脆弱,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冲击。当女性不幸患上心血管疾病时,其危险程度与男性相比,也是有所不同的。

女性心血管健康:更年期后的危机与应对 女性心血管健康:从围绝经期开始重视

“绝经是女性独有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泛血管病中心主任张毅教授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说道,“研究发现,绝经期后的女性,由于失去了雌激素的保护,再加上糖脂代谢异常等情况,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增多,患病率也随之逐年升高。”

女性的心血管似乎对心理因素更为敏感,情绪的波动就像一阵狂风,会对其产生明显的影响。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刘成伟主任解释说,情绪的变化会干扰血管的舒张和收缩,进而诱发一种应激性心肌病——“心碎综合征”,这时心脏会出现短暂性的局部收缩功能障碍,胸痛、气短等症状也会随之而来。

中国心血管健康多中心合作研究组曾经在全国范围内选取了1.6万名年龄在35至74岁之间的人员作为调查对象。调查结果显示,在心脏病发作后的1年内,女性患者的病逝率达到42%,这个数字比男性患者20%的死亡率高出一倍多。

“女性健康是一个贯穿婴幼儿、青春期、育龄期、更年期直至老年期全生命周期的综合复杂议题。”欧加隆中国副总裁、医学事务部负责人卫芳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女性在漫长的生命历程中,不但要应对由性别特质带来的特有疾病的挑战,还受到生理结构、激素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复杂影响。”

卫芳还提到,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部分疾病在症状表现、治疗方案以及预后等方面,都存在着“男女有别”的特点。

对于这种情况,张毅表示,就目前临床心血管病的治疗而言,还没有专门针对女性的差异化疗法。他说:“女性可以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适当的运动来增强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而且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非常重要。”

因为激素水平波动较大,专家们建议,女性在45至55岁的围绝经期要定期接受体检,检查血压、血糖、骨密度并且进行妇科体检,但不要盲目补充雌激素,而是要遵循医生的指导合理用药。

江苏省人民医院副院长殷咏梅教授在诺华的一场公益活动中指出:“近年来,女性相关疾病的发病率不断攀升,而且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这需要全体女性提高警惕。我们不仅要努力提高治疗水平,更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从而助力实现治愈的目标。”

本文总结了女性心血管健康面临的状况,包括更年期后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激素平衡打破、心理因素影响、男女患病危险程度差异等。指出当前临床缺乏针对女性心血管疾病的差异化治疗,同时强调女性要通过健康生活方式、定期体检、合理用药等措施来保护心血管健康,关注女性健康需要考虑全生命周期的多种影响因素。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1818.html

(0)
东海凝丝东海凝丝
上一篇 2025年3月8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8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