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思想深度与翻译瑕疵

《本雅明书信集》展开讨论,包括它的出版意义、其中存在的文献问题、从书信中体现出的本雅明的思想以及相关人物关系,还会对该书的中文翻译进行一定的分析。

《本雅明书信集》于2024年8月出版,这对本雅明的研究者和爱好者来说是一件幸事。此前已有本雅明和阿多诺通信的出版,让人们得以一窥他们的学术与私人关系。而这本新的书信集是阿多诺和肖勒姆在战后所编的第一部本雅明书信集,被译为多种语言,是人们了解本雅明思想和书信写作艺术的一个重要窗口。然而,这个编纂也并非完美无缺。从文献角度来看,当时本雅明的许多稿件和私人书信或在通信对象手中,或已散佚,导致不少信件失收。而且还存在偏见和隐匿的情况,例如阿多诺和本雅明的信收得不全,本雅明和阿多诺妻子的信更少,还有像本雅明给卡尔·施米特的短信因保全名节未被收入。尽管《本雅明书信全集》有所补充,但也许仍有其他信件未被发现。对国内读者而言,这部《书信集》的翻译出版提供了一个了解本雅明的便捷途径。译者金晓宇的翻译成果值得肯定,豆瓣9.9分也表明读者对本雅明的喜爱和对译者的信赖。但本雅明的作品极难翻译,书信集更是难点,它混合了私人与公共语言,文风在拘谨和放肆间转换,并且信件理解需要多方面知识。比如一些名称翻译可再斟酌,像“《巴黎拱廊:辩证法的仙女剧》”中的“Feerie”可能译为“童话剧”更符合中文习惯,“Judaica”译为“犹太文物”不如“犹太教”准确,“布兰德斯”应为“勃兰兑斯”等;还有些翻译因译者对相关研究不熟悉,未能完全体现本雅明的意图,如本雅明早期写给维涅肯博士的绝交信中的部分翻译。从书信内容来看,本雅明与肖勒姆的争论体现了他复杂的思想。本雅明的马克思主义转向在他与肖勒姆的信件争执中有有趣的体现。本雅明的表达显示出他认同“共产主义行动”而非“共产主义目标”,他认为在共产主义阵营中的行动和实现犹太教目标一样,都是实现“激进政治”。这一观点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比较功利的语境化解释,另一种是这确实是他的思想方法,这种悬置目标、保留手段的思想被阿甘本延续。肖勒姆虽非马克思主义者,但作为学者他提醒本雅明这种利用政治激进化潮流试验自身理论立场的行为有理论勇气却不理解政治本身。本雅明与霍夫曼施塔尔的关系在国内讨论较少。霍夫曼施塔尔激发了本雅明做文学批评的激情,他的去世让本雅明失去了留在德国的动力。此外,本雅明晚年与提姆的通信也展现出他思想复杂的一面,这些通信表明《译者的任务》与当时的神学 - 政治语境密切相关,也显示出本雅明晚年与多种思潮交往并能迅速吸收化合的特点。

本文总结了《本雅明书信集》出版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从书信中体现出的本雅明在思想、人际关系方面的复杂性,同时也对该书的中文翻译进行了评价,指出虽然翻译有一定成果但仍存在可改进之处。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0989.html

(0)
SorrowfulSorrowful
上一篇 2025年3月7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7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