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10项目下马:技术不足还是另有隐情?

中国运10飞机项目的发展历程,从运10首飞成功到最后下马的过程,探讨其下马背后的原因,分析其中涉及到的技术、当时的思想观念、国际合作等多方面因素。

清华大学的著名教授张振中,在回忆中国运10研发历程时,曾提到:“不扳倒运10,美国飞机就不能打进中国。”1980年9月26日,运10作为中国国产大飞机的先行者成功首飞,这无疑是中国航空工业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天。然而,仅仅过了4年多的时间,运10就宣布下线了。

运10项目下马:技术不足还是另有隐情?

【国产大飞机运10模型】

很多人认为,当时中美处于蜜月期,国内存在“造不如买,买不如租”以及“崇洋媚外”等思想,在已经和美国麦道公司达成“引进麦道82型客机生产线”合作的情况下,中国觉得没必要再耗费精力和资源去研制运10,于是取缔了该项目。

但中国没有想到的是,引进麦道82生产线不久后,麦道公司就被波音公司收购了。在波音公司的操作下,与中国合作的麦道82客机项目被砍掉,这使得中国失去了“以市场换技术”的机会。这一系列的变故,也让运10下马成为了国产大飞机之痛。

不过,运10项目的取消仅仅是为了给美国飞机腾出市场吗?显然,中国不会如此短视,不然也不会在短短几十年间发展到如今的高度。如果深入研究运10项目,就会发现运10更多是因为技术不足而终止的。

运10的设计研制过程充满艰辛。它的设计始于中国特殊的历史时期,这对其研制造成了极大的干扰。例如“静力试验”,在项目启动初期,设计组提出首架飞机需要做静力测试,但工交组坚决反对,理由是“静力测试没有无产阶级感情、破坏上海工人阶级辛苦劳动的成果”。尽管设计组多次解释,静力试验是为了测试飞机结构的强度极限,对飞机结构的破坏是为了确定结构强度是否达标,任何飞机研发都需要这一步骤,但工交组依旧不听。

运10项目下马:技术不足还是另有隐情?

【飞机的静力测试】

无奈之下,设计组找到曹里怀副司令,请求他向革委会说明静力测试的必要性,才确保了运10完成静力测试。1979年,设计组及相关单位解决了运10的01号机在静力试验阶段反馈的1300多项问题后,制造出了用于试飞的02号机。次年9月26日,运10的02号机首飞成功,并且在接下来的4年多时间里,多次进行试飞任务。

运10项目下马:技术不足还是另有隐情?

【国产大飞机运10】

这些试飞任务的成功让国内尤其是运10设计组对运10充满了期待。然而,对于运10这样资源消耗巨大的项目,国家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基于现实情况,最终只能忍痛让其下马。

运10首飞后不久,民航局向中央递交了《对国产运十飞机的几点看法》,其中明确指出运10还有很多重大技术问题亟待解决,其投入实用的时间、经济性前景都不确定,而且当时国内可供运10起降的机场也不多。总之,由于现实条件的制约,运10项目的发展前景并不乐观。

运10项目下马:技术不足还是另有隐情?

【国产大飞机运10】

不过,运10毕竟是中国航空工业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中央并不想轻易放弃,所以对于民航局提交的文件,没有立即做出批示。1982年,国家计委询问运10的两架试飞机(02号机、03号机)是否可以移交给民航使用,民航局再次做出详细的书面反馈——《中国民航局关于将二架运十交付民航使用的意见》,表达了反对态度。

运10项目下马:技术不足还是另有隐情?

从这份《意见》来看,民航局并非故意刁难不接收运10试飞机,而是在分析实际情况后,秉持谨慎态度给出的意见。例如,《意见》提到:“运十的02、03机是试验机,原计算理论寿命只有1XXX小时左右,做完试飞项目后就所剩无几;按照三飞XXXX号文规定,运十要进行调整试飞再进行性能试飞,两个加起来起码得1400小时;而且还没做过疲劳测试,要完成疲劳测试才能确定实际寿命,但这又需要另一架飞机;而如果不进行疲劳试验就投入使用,那是对航空安全极不负责任的行为。”

运10项目下马:技术不足还是另有隐情?

【国产大飞机运10】

80年代时民航局政企一体,它不仅是管理机构,还相当于大型航空公司。民航局必须从用户的角度去衡量运10,毕竟一旦发生空难,将会有众多家庭破碎。运10虽然是国产大飞机的先行者,但不能因为这个光环就忽略其部分关键指标不如波音707的事实。而且当时波音737已经问世推广,它比波音707性能更强、可靠性更高、盈利能力更强。

运10项目下马:技术不足还是另有隐情?

【波音737】

也许有人会说:“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要是人家不卖波音737给中国了呢?中国终究要走独立自主道路,为什么不在运10项目上坚持下去呢?运10当时国产化率很高。确实,运10很多部件都能国产化,但运10的02号机仍然使用着波音707备件发动机JT3D。虽然中国打算让运10使用涡扇8(由长征机械厂负责研制、305厂承建发动机叶片),但当时涡扇8还不成熟。一架技术问题不知何时能解决的大飞机加上不成熟的发动机,出了问题谁负责呢?基于此,再考虑到继续在运10研制上投入资金只会造成浪费(运10首飞时,其原准机波音707都停产多年,运10很可能问世即落后),最终国家决定放弃运10项目。

运10项目下马:技术不足还是另有隐情?

【涡扇8发动机】

运10项目在中国航空史上具有特殊意义。它首飞成功后却又下马,这背后并非简单地是为给美国飞机腾市场,而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从研制过程中的技术干扰,到试飞后的技术问题,再到与当时已有的国外先进飞机相比存在的差距,以及发动机等关键部件的不成熟等,加上考虑到继续投入资金可能带来的浪费,这些因素共同促使国家做出了放弃运10项目的决定。

原创文章,作者:Wonder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6032.html

(0)
WonderfulWonderful
上一篇 2025年2月13日
下一篇 2025年2月13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