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昆曲表演艺术家柯军在去年两会期间于人民大会堂清唱昆曲《顾炎武》选段走红网络后,萌生将其搬上银幕的想法。过去一年他身兼多职积极努力,而昆剧电影《顾炎武》已杀青且正在后期制作中,这部由江苏省演艺集团和昆山当代昆剧院联合出品的电影有诸多亮点,计划于今年7月15日“顾炎武日”公映,影片在拍摄中还引入新技术进行创新突破等内容。
新华日报的记者顾星欣和高利平报道了这样一则消息。在去年全国两会期间,有一段时长20秒的昆曲《顾炎武》选段在人民大会堂惊艳登场,而表演者正是全国人大代表、大名鼎鼎的昆曲表演艺术家柯军。据了解,时隔一年之后,这部承载着浓厚家国情怀的昆曲作品就要登上大银幕啦。由柯军领衔主演的昆剧电影《顾炎武》目前已经完成拍摄,正在进行后期制作,并且计划在今年7月15日,也就是“顾炎武日”的时候与观众们见面呢。
回想起去年3月7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西大厅,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并且向境内外记者开放。在记者提问环节,柯军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当场清唱了《顾炎武》选段。“青槐残雪动乡愁……”仅仅20秒的时间,昆曲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就被展现得淋漓尽致,那袅袅绕梁的余音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他那铿锵有力的唱腔传递出了深沉的家国情怀,这段表演也迅速在网络上走红。
正是这一次在大会堂获得的满堂彩,让柯军心中萌生出了把《顾炎武》搬到银幕上去的想法。在过去的这一年里,他在多种身份之间来回穿梭。作为人大代表,他围绕文化展开自己的履职工作,一直持续关注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以及戏曲的传承;作为一名艺术家,他跨界进行篆刻创作,用200多枚昆曲主题的印章,带领读者从传统篆刻的角度走进昆曲的奇妙世界,他还出版了《铭记》并且举办印展,用创新的方式展示传统艺术之美;作为一个昆曲人,他沉醉于舞台,致力于创作,在新编昆曲《唐才子传》中的精彩演绎,成功塑造了诗人王维的全新舞台形象。
昆剧电影《顾炎武》是由江苏省演艺集团和昆山当代昆剧院联合出品的,这是对舞台作品《顾炎武》(名家版)进行的电影化创作。这部舞台作品曾经荣获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省文华奖等荣誉,而电影化之后就成为了“可永久保存的舞台精品”。这部电影是由罗周编剧,袁俊平执导,柯军饰演顾炎武。影片把“昆曲”和“顾炎武”这两张文化名片叠加在一起,向观众诠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
柯军表示:“以往每次演出的时候都能深切感受到观众的热情和支持,这也让我更有动力投入到电影的拍摄当中。”他还说,昆曲里既有才子佳人的戏码,也有不少讲述家国情怀的内容,应该多把像顾炎武这样的思想家呈现在舞台上。“之前在剧场里看戏,观众的人数是有限的,现在我们通过电影这种形式,就可以让更多的观众了解顾炎武的民本思想,读懂他的家国天下。”
当前,电影《顾炎武》已经在江苏曦江南影业宜兴影视基地完成了摄制。在影片的拍摄过程中,引入了虚拟现实拍摄技术,通过虚实结合的场景构建,将昆曲写意美学与电影写实语言融合起来,努力在戏曲电影的拍摄方面进行创新突破。
电影《顾炎武》计划于7月15日公映,这个时间恰好是昆山市的“顾炎武日”。从两会现场那令人惊艳的短暂亮相,到即将在银幕光影之中的深情诠释,更多的观众将会在光影之中遇见一个有筋骨、有温度的顾炎武。
本文总结了昆曲表演艺术家柯军在两会清唱昆曲《顾炎武》选段后,促使昆剧电影《顾炎武》的诞生过程。电影背后有众多参与者的努力,柯军身兼多职为文化传承做贡献,电影融合多种元素且运用新技术,计划在特定日期公映以让更多观众了解顾炎武及其思想。
原创文章,作者:Wonder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0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