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民俗:云南古城中的民谣与皮影戏 非遗盛景:昆明庙会与云南图书馆的文化展示

春节期间云南省的一些文化活动,包括昆明金殿新春庙会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技艺展示、云南省图书馆的非遗年画展,重点介绍了腾冲皮影戏在春节期间的表演情况、传承特色、剧目来源以及其被列为国家级非遗项目等内容,展现了云南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俗风情。

在昆明金殿新春庙会上,那是一片热闹非凡且充满文化韵味的景象。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们纷纷登场,展示着各自独特的技艺。瞧,那画面就像一幅流动的民俗画卷,记者杨峥用镜头记录下了这精彩的瞬间。春节民俗:云南古城中的民谣与皮影戏 非遗盛景:昆明庙会与云南图书馆的文化展示

与此同时,春节假期的云南省图书馆也没闲着,这里举办了一场非遗年画展。那一幅幅精美的年画,就像是岁月沉淀下来的艺术瑰宝,吸引着众多市民前来参观。这也是春节期间文化活动的一抹亮色,同样被记者杨峥用相机定格。春节民俗:云南古城中的民谣与皮影戏 非遗盛景:昆明庙会与云南图书馆的文化展示

而在云南的古城里,一场独特的邂逅正在发生,那就是民谣与民俗的交融。在这样的氛围下,皮影戏的表演更是让人眼前一亮。

看呐,在台上表演的皮影队充满活力。其中有个年轻人叫李朝珠,他来自腾冲市滇滩镇李家班皮影队,是一名皮影表演艺人。他在舞台上舞动皮影的时候,就像是在赋予那些皮影生命。当他念起“混沌初分盘古先,太极两仪四象悬,大小英灵尊位次,商周演义古今传……”时,那古老的故事仿佛就在眼前展开。

大年初二到初四,李家班皮影队受到邻村云峰村的邀请,专门前往云峰后甸片区为群众表演皮影戏。李朝珠说:“每年春节,我们皮影队都会受邀为村民进行表演。要是没有人邀请,我们就在村里为游客表演一些传统的皮影戏剧目。”

腾冲皮影在当地的多个乡镇流传,有着各种各样的称呼,像“灯影子”“皮人戏”等。每到春节,各个皮影戏班就像是被节日唤醒了一样,敲梆开锣,多个皮影戏剧目就开始轮番上演。

李朝珠还介绍说,皮影戏剧目那可真是非常多,这些剧目都是老一辈子口口相传的小说话本,像《封神演义》《八仙过海》《水浒传》《杨家将》《岳飞传》等。这些剧目没有现成的剧本,剧情、台词全都在皮影戏艺人的脑子里装着呢。他还说:“每次演出也没有彩排环节,演出前一晚,大家拿话本熟悉一下,第二天就登台演出了。”

云峰村村民李渊回忆说:“小时候就看过皮影戏,那时候听不懂他们唱什么。”他接着说:“现在再听他们的唱腔,觉得高亢、悠扬、热烈,而且对白中还糅进了一些地方俗语、俚语,听来妙趣横生。”

腾冲市固东镇刘家寨皮影戏班在当地可是广受群众喜爱。这些年来,戏班里的年轻人不断努力推陈出新。他们特别注重突出唱腔的地方特色,大量吸收当地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歌调。他们表演的剧目题材丰富多彩,故事情节曲折动人,人物形象个性鲜明,表演操作灵活自如,唱腔圆润优美,对白生动风趣,给观众带来很美妙的艺术享受。

村民黄龙祥专程赶到刘家寨观看皮影表演,他感慨地说:“提起皮影戏,我就想起一句话叫‘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舞动百万兵’。在各种声光电特效的配合下,人的思绪仿佛穿越千年,内心的家国情怀和自豪感一下子就被带动起来了。”

目前,腾冲皮影戏已经被列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刘家寨皮影戏班工作人员刘安逵表示:“皮影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受到很多人的追捧。我们希望通过不断推陈出新,让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让更多人了解和喜欢皮影戏。”

本文总结了春节期间云南省的文化活动,重点突出了腾冲皮影戏在春节期间的表演、传承与创新等情况。通过讲述皮影戏的表演形式、剧目来源、艺术特色以及艺人的努力等方面,展示了腾冲皮影戏的魅力,也体现了云南丰富的民俗文化以及对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视。

原创文章,作者:Wonder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9296.html

(0)
WonderfulWonderful
上一篇 2025年2月4日
下一篇 2025年2月4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