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阐述2025年2月24 - 28日国内计算机行业的深度调整情况,包括各细分领域的涨跌情况,同时还会讲述在两会临近时,算力、人工智能、信创等领域在政策预期升温下的发展机遇,以及自主可控进程加速的相关情况等。
在2025年2月24日到28日期间,国内计算机行业发生了深度的调整。申万计算机指数在单周就下跌了7.82%,从细分领域来看,软件开发板块的跌幅达到了9.17%,相比之下,硬件设备的表现要比软件与服务略好一些。不过,即便市场波动变得更加剧烈,这个行业还是有着结构性的亮点。比如说,金山办公在2024年的营收同比增长了12.40%,达到了51.21亿元,净利润的增速更是达到了24.84%;中控技术全年的营收突破了93.51亿元,同比增幅为8.49%。随着两会逐渐临近,在人工智能、信创以及算力基础设施等领域,政策预期在不断升温,这有望增强整个行业长期发展的动能。
一、算力与AI应用迎来政策催化
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近期发布的《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明确地提出了对算力资源进行科学布局的要求。预计在两会期间,会对东中西部的算力协同网络建设进行进一步的部署。在政策的推动之下,算力芯片、服务器以及数据中心产业链将会直接受益,技术国产化以及规模化应用的需求会持续地释放出来。
人工智能的应用端正在加速落地,成本的下降推动了需求的释放。多个地方政府近期接入了DeepSeek大模型,通过智能问答、政策解读等功能来优化政务服务的效率,助力“一网通办”“智慧城市”等场景的创新。在政策的扶持下,垂直领域的IT服务厂商有望加速人工智能与行业场景的融合,例如在医疗、教育等领域开发定制化的解决方案。
硬件与软件之间的协同效应非常显著。虽然软件板块在短期内面临着较大的回调压力,但是算力基建的推进将会反向拉动上游硬件的需求,从而形成产业链的联动。比如说,服务器厂商在国产替代与性能升级的双重驱动下,中长期订单的确定性得到了提升。
二、自主可控进程加速
2025年作为信创政策推广的关键节点,大规模招标和项目落地的预期增强。随着地方财政压力的缓解,县乡级的信创建设可能会提速,基础软件、工业软件以及数据库等核心环节的企业将会迎来市场扩容的机遇。
外部环境正在倒逼技术自主化。特朗普政府打算加码对中国科技企业的限制措施,这进一步强化了国产替代的逻辑。例如,在工业控制、核心硬件等领域,需要降低对海外技术的依赖,那些卡位关键技术的国内厂商的市场地位将会得到巩固。
安全与效率并重的技术路径。信创替代不只是产品的替换,更需要构建完整的生态体系。例如,操作系统与数据库厂商需要适配国产芯片,推动上下游的兼容性优化,形成从底层硬件到应用层的闭环。这一进程将会驱动行业标准化水平的提升,降低长期的运维成本。
本文总结了2025年2月国内计算机行业的调整状况,指出尽管行业有波动,但也存在亮点。同时阐述了算力与AI应用受政策催化将迎来发展机遇,包括算力产业链受益、AI应用落地加速等,还提到自主可控进程加速,如信创政策推广下相关企业的机遇、外部环境倒逼技术自主化以及构建信创生态体系的重要性等。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9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