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雪冰城登陆港股首日高开高走的现象展开,分析其背后虽有规模、低价策略等优势,但同时存在诸多如规模增长、低价策略难以持续、盈利模式单一等隐忧,类比拼多多的发展模式探讨蜜雪冰城可能面临的问题,指出其若不解决这些隐忧,未来发展可能陷入困境。
蜜雪冰城登陆港股的第一天,毫无意外地迎来了高开高走的市场行情。其涨幅超过29%,达到每股262港元,总市值逼近980亿港元,距离1000亿港元仅一步之遥。
蜜雪冰城这一波上涨并不令人意外。在新茶饮品牌纷纷登陆港股的大背景下,蜜雪冰城依然有着很强的吸引力。其庞大的市场规模自不必说,更重要的是,即便新茶饮赛道已进入红海,蜜雪冰城仍具备相当的竞争力。
蜜雪冰城之所以有这样的竞争力,关键在于它的低价策略以及遍布大街小巷的门店。这使得它能以极低的价格触及众多人群,所以在港股上市首日才有如此强大的吸引力。
不出意外的话,蜜雪冰城有望在登陆港股的新茶饮品牌中“独树一帜”,延续上市前的辉煌。不过,即便蜜雪冰城有很强的吸引力,在新茶饮赛道竞争力也很强,即便冲击千亿港元市值毫无压力。但如果只依靠低价和规模,它的辉煌可能难以长久。
当市场的新奇感消退,蜜雪冰城可能会面临问题,到那时,它的美好愿景可能就难以实现了。
一
提到蜜雪冰城,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那首“你爱我,我爱你,蜜雪冰城甜蜜蜜”。这首歌的爆火,让我们看到蜜雪冰城的市场覆盖面之广,用户群体之庞大。如果要找一个与蜜雪冰城对标的企业,因“拼多多,拼多多,拼的多,省的多”而走红的拼多多可能是最合适的。
蜜雪冰城和拼多多都是靠低价走红,通过布局下沉市场取得巨大成功,并且顺利完成融资,一个登上港股,一个登上美股。所以从拼多多的发展中,我们能得到一些启示。
虽然拼多多在美股上市多年且仍有很强的吸引力,其低价、规模和下沉市场为主的发展模式让股价一路飘红。但它也存在很多问题,外界对假货的质疑和大数据杀熟的诟病都困扰着它的发展。蜜雪冰城也面临类似的情况。
不得不说,蜜雪冰城在低价和规模策略上是成功的,但它也存在问题,比如消费升级带来的担忧、加盟商管理的问题、规模增长的隐患以及盈利模式单一等。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它的增长动力可能不足,甚至难以维持现有发展。
二
我们知道蜜雪冰城靠规模发展壮大,但当规模增长到一定程度,这种发展模式必然会遇到困难。目前来看,蜜雪冰城的门店数量还在增长。据其公布的数据,2022年底、2023年底和2024年底,门店数量分别为2.9万家、3.76万家和4.6万家,每年增长约9000家。
也许是看到这个数据,蜜雪冰城在港股上市首日才会高开高走。然而市场就这么大,规模也有限。蜜雪冰城今天靠规模扩张在港股上市并取得增长,明天是否能继续靠规模扩张延续辉煌还是个未知数。
当蜜雪冰城的门店规模达到一定程度,门店不仅要面临古茗、茶百道等同行的挑战,还可能面临同品牌门店之间的竞争。如果在内外竞争激烈时,蜜雪冰城无法保持规模增长,特别是难以保证加盟商持续盈利,它是否能延续增长势头就很难说了。
有媒体报道,有加盟商表示,新开一家蜜雪冰城店,半径3千米内的其他蜜雪冰城门店利润会直线下滑,甚至有些门店生意惨淡。毕竟区域市场的消费人群有限,对蜜雪冰城的需求也有限。而且新开店分流的是利润较高、加盟商很看重的堂食生意。这种情况并非个例。
还有老加盟商称,自己曾有8家蜜雪冰城门店,但蜜雪冰城在某家门店半径2千米内又开新店,导致这家门店营业额暴跌。蜜雪冰城最大的敌人不是其他品牌,而是自己的门店。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行业整体闭店数超2万家,单店日均订单量下滑18%,闭店率连续三年超过25%。
如果蜜雪冰城不能通过规模增长讲述新故事,当市场饱和,竞争对手变成自己的时候,它可能会面临更大的困难和挑战,能否延续现在的神奇还是个未知数。
三
除了规模,蜜雪冰城的另一个竞争力是低价策略。很多消费者选择蜜雪冰城就是因为能花最少的钱买到同等价位的商品,这是它在新茶饮赛道立足的根本原因。
蜜雪冰城能在价格上有优势,强大的供应链体系是重要原因。它能让制作新茶饮的原料从产地直接供应到众多门店。比如蜜雪冰城宣传的柠檬水,就是把柠檬直接供应到门店,才得以4元一杯卖给消费者。
蜜雪冰城招股书显示,在采购端,它已建成覆盖六大洲38个国家和地区的庞大采购网络。在国内,蜜雪冰城与种植基地合作,确保核心农产品的优质稳定供应。它建立了柠檬、茶叶等多种农产品的合作种植基地,2023年是中国最大的柠檬采购商,采购量约11.5万吨。
蜜雪冰城是业内最早设立中央工厂的企业,2012年建立第一家生产工厂,目前在多地拥有五大生产基地,通过自研自产体系,覆盖七大类饮品食材,年综合产能达约165万吨。它提供给加盟商的饮品食材超60%为自产,核心饮品食材100%自产。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蜜雪冰城低价是因为实现了上游原材料与下游门店的直接供应,压缩成本实现薄利多销。但这种低价策略也存在问题。如果只是靠原材料直供压缩成本,那还是局限于规模的买卖,蜜雪冰城要跳出规模增长的限制,在数量之外寻找新的发展机会,才可能延续辉煌。要突破以量级为主导的低价策略,通过升级上游供应链实现新的低价策略,才是它延续辉煌的关键。如果低价策略无法延续和拓展,只局限在少数产品上,靠低价扩大消费规模会损害加盟商利益,当加盟商数量减少,难以消化原材料供应时,蜜雪冰城就会面临滞胀。
四
蜜雪冰城招股书表明,其大部分收入来自商品和设备销售,主要是向加盟商提供门店物料(产品和包材)和设备的收入,也包括向加盟商提供加盟和相关服务的收入。2021 - 2024年前三季度,来自加盟门店的商品销售与设备销售收入分别为101.55亿元、132.99亿元、198.97亿元和182.16亿元。
这组数据表明,蜜雪冰城真正赚钱的不是低价饮品,而是包装饮品的耗材和生产设备。显然,购买这些东西的是它众多的加盟商。所以说,蜜雪冰城是赚加盟商的钱,加盟商靠走量赚消费者的钱。
试想,如果加盟商不能靠走量赚消费者的钱,怎么会花重金购买蜜雪冰城的耗材和设备呢?所以,蜜雪冰城还是以规模和效率为主导的发展模式。虽然这种模式在当前市场背景下还能增长,但如果没有其他替代方案,未来的增长充满不确定性。
所以我们看到蜜雪冰城开始打造自己的IP,推出延伸性产品。像“雪王”形象,门店里的瓜子等衍生品。虽然这让外界看到它在泛娱乐、小食等赛道的可能性,但这些能否让它续写辉煌还是未知数。如果蜜雪冰城不能开拓新的发展空间,只局限于现有产品,其增长可能无法持续。
结语
蜜雪冰城上市首日的高开高走为外界呈现了一个美好的故事。然而在这个美好的表象下,蜜雪冰城的发展仍面临诸多隐忧。规模增长的乏力、低价策略难以持续、盈利模式单一等,都让它陷入更大的困境。如果这种情况持续,蜜雪冰城的美梦可能会变成噩梦。上市只是它的起点,未来能否持续发展是它面临的新课题。
本文总结了蜜雪冰城在港股上市首日表现良好背后的情况,阐述了其具有规模、低价策略等优势,但同时存在规模增长、低价策略可持续性、盈利模式单一等多方面的隐忧,指出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解决,蜜雪冰城未来的发展将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其上市可能只是一个开始,后续如何持续发展才是关键所在。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8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