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人工智能如何改变非洲 非洲人工智能发展:政策与中非合作助力

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办的非洲人工智能博览会上的见闻,展现人工智能在非洲的应用情况,包括其在多个领域的应用场景、非洲各国的政策支持以及中非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合作成果等内容。

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办的非洲人工智能博览会上,有着令人瞩目的景象。看!人工智能如何改变非洲 非洲人工智能发展:政策与中非合作助力就像在博览会现场,参展商向观众介绍餐饮服务机器人那样充满科技感。这一博览会吸引了全球上百家参展商,带来众多人工智能产品及解决方案,将近万名参观者吸引而来。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在非洲国家迅速扎根并广泛运用,就像一颗希望的种子在这片土地上发芽生长,给当地农业、卫生、金融科技和教育等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非洲多个国家的政府也积极行动起来,通过发布国家战略、给予更多政策支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强化地区合作等多种方式,不断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向前发展。而中国企业也没有置身事外,积极参与到非洲国家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当中,不仅提供人工智能领域的解决方案,还投入投资服务,这使得更多的非洲用户享受到数字化和智能化带来的各种便利。人工智能在非洲的应用场景变得日益丰富起来。南非比勒陀利亚大学戈登商业科学研究所的高级管理人员法尔哈娜·帕鲁克表示:“开发适合非洲的本土化人工智能应用正成为热门领域。”在她看来,人工智能为非洲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支持,非洲国家需要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人工智能大模型的训练。而且,“非洲不少国家已经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这个产业的前景是非常可观的。”从实际数据来看,非洲数字统计平台显示,2023年非洲移动应用市场中人工智能相关应用达到141款,与上一年相比增长了24%,其相关应用的月均活跃用户超过4000万。在具体的应用领域,有很多成功的例子。在尼日利亚,一款自然语言处理工具被应用到临床医疗文档处理中,这个工具相当厉害,能够为200多种非洲地方口音提供实时临床语音转文本服务。在加纳,本土的人工智能实验室和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等机构合作,研发出一套人工智能影像判读系统,已经可以用于诊断14种胸部疾病。在坦桑尼亚,一款人工智能辅助应用程序依靠地面及卫星遥感信息,能够对木薯进行防虫害监测并且给出专业的建议。而且,不少非洲国家已经开始使用人工智能驱动的数字化工具来分析降雨和土壤条件,为农民耕作提供实时的建议。摩洛哥国际人工智能中心执行主席阿迈勒·塞格鲁奇尼在接受采访时也说:“人工智能正在改变非洲并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他认为人工智能有助于优化产业流程,帮助创建数字化的非洲工业系统,加速带动非洲大陆融入全球数字化产业链。非洲各国的政策利好不断涌现。根据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的最新评估,到2030年,人工智能能够为非洲带来2.9万亿美元的经济增长。为了抓住这个难得的发展机遇,非洲很多国家都出台了相关的政策举措,大力扶持人工智能产业。比如尼日利亚在2019年发布了《2020 - 2030年国家数字经济政策和战略》,并且创建了国家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中心。刚果(布)在2022年成立了首个人工智能研究中心,这个研究中心是由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和刚果(布)政府共同筹建的。南非在2019年成立了第四次工业革命总统委员会,参与制定“泛非人工智能非洲蓝图”规划,2021年发布《国家数据和云政策草案》,推动政府数据库建设并且计划发展高性能计算中心。埃及政府启动并出台了“数字埃及”计划、《2030年信息通信技术战略》等规划文件,推动数字化转型。在这些政策的鼓励带动下,非洲国家涌现出了更多的人工智能初创企业。摩洛哥新南方政策中心2023年发布的《非洲的人工智能革命:经济机遇与法律挑战》报告显示,南非在非洲人工智能产业中处于领先地位,有700多家相关公司;尼日利亚至少有450家人工智能公司;肯尼亚有204家人工智能公司。整个非洲大陆涉及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应用业务的公司多达2500多家。而且在2024年8月,非洲联盟执行理事会批准了“非洲大陆人工智能战略”,通过推动成员国在公共和私营部门采用人工智能技术,促进区域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非盟认为,人工智能是实现非盟《2063年议程》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战略性资源,有助于推动非洲新兴产业发展,促进创新及创造高价值就业机会,助力非洲数字化转型与一体化进程。中国作为非洲国家的重要合作伙伴,对与非洲国家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领域的合作相当重视。2024年7月,中非数字合作论坛在北京举行并且正式发布《中非数字合作发展行动计划》,这标志着中非数字合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行动计划》指出,数字非洲是全球发展的重要引擎,推动数字发展有助于实现包容性增长和可持续发展,是实现中非合作2035年愿景的重要途径。2024年8月,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中国 - 非洲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发展报告》2024版蓝皮书,强调中非将持续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领域合作。中非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合作重点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上,并且逐渐向技术研发与创新、产业合作、人才培养等领域拓展。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来看,自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以来,中国企业利用各类资金帮助非洲国家新增和升级输变电线路6.6万公里、通信骨干网15万公里,建成大量网络无线站点和高速移动宽带网络。在技术创新和数字人才培养方面,中国企业积极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非洲产业发展,开设数字化技能培训课程,举办非洲数字技能竞赛等,提升非洲国家人工智能的人才储备。例如埃及政府数据和云计算中心在2024年5月正式启动。这个中心是由中国能建和华为公司联合承建的,是北非地区第一个分析处理大数据的人工智能中心,能够为当地民众提供包括人工智能平台、数据平台、开发平台在内的200多种云服务。埃及媒体评价这个项目为北非人工智能发展树立了标杆,将促进相关产业链的形成和完善,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在肯尼亚,由马查科斯大学、中国天津城市职业学院和华为公司三方共建的肯尼亚鲁班工坊,为当地年轻人提供人工智能、云计算和网络安全等培训。学员结业后还可申请中方的相关认证,这使得更多的年轻人投身到当地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之中。非洲科学院前院长菲利克斯·达科拉认为,加强人工智能能力建设是大势所趋,这为非中合作带来了新机遇。他呼吁非洲国家应当抓住机遇,加强同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文章全面介绍了人工智能在非洲的发展情况,包括在博览会上的展示、在各领域的应用场景、非洲各国的政策支持以及中非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合作成果等多方面内容,展现了人工智能在非洲发展的广阔前景以及中非合作的潜力。

原创文章,作者:Wonder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8861.html

(0)
WonderfulWonderful
上一篇 2025年3月4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4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