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公安分局交警支队民警在处理一起交通事故时,通过细致调查,发现男子代某短时间内涉及多起交通事故存在恶意“碰瓷”嫌疑,民警深入挖掘线索,梳理出犯罪证据,最终代某因涉嫌诈骗罪被刑事拘留的事件。同时还介绍了代某实施“碰瓷”的手段、动机,以及警方后续的防范举措并提醒市民如何避免被“碰瓷”。
近期,闵行公安分局交警支队的民警在处理一起交通事故的时候,展现出了敏锐的洞察力。他们在处理事故的细微之处察觉到了异样,从而发现一名男子代某在短时间内竟然涉及多起交通事故,这背后很可能隐藏着恶意“碰瓷”的嫌疑。民警们没有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的细节,通过深入挖掘各种线索,仔细梳理出了大量足以证明其犯罪的证据。当下,犯罪嫌疑人代某因为涉嫌诈骗罪,已经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在2月17日的下午,闵行浦锦路联航路路口发生了一起两辆非机动车碰擦的交通事故。交警支队六大队的民警李毅迅速赶到现场进行处置。事故发生的时候,代某骑着电动自行车与一辆逆行的自行车撞在了一起。代某宣称自己的左小腿受了轻微伤,并且车辆也有损伤。然而,民警并没有轻易地相信代某的说法,而是针对事发的整个经过展开了详细的询问与调查。当民警对双方车辆进行检查的时候,发现代某所驾驶的电动自行车前端的碰擦痕迹看起来并不像是此次事故所造成的。民警进一步对代某进行询问的时候,代某却突然表示不需要对方赔偿了。
代某的这种异常表现引起了民警的高度怀疑。经过细致的分析比对,民警发现代某在一年之内交通类报警的次数竟然多达43起。
“考虑到这个男子可能涉及较多的案件,我就把这个情况汇报给了大队以及属地的派出所。经过研究判断之后,我们决定暂时不去惊动他,而是先开展证据搜集的工作。”李毅对记者说道。
紧接着,闵行交警与属地的鲁汇派出所共同组成了专案组,针对涉及代某的多起“交通事故”展开了深入的分析。从视频内容来看,事故的另一方大多数是正在右转弯的机动车或者是存在交通违法行为的非机动车。代某会佯装避让不及,故意将车头转向然后与对方发生碰撞,很明显存在引发交通事故的主观故意,是在恶意制造原本可以避免发生的“交通事故”。
民警通过询问走访了多名受害人后了解到,一旦发生“事故”,代某就会以“受到轻伤”或者凭借电动自行车上的“旧伤”以及车辆损坏等理由向对方索赔。而受害人以为是自己的交通违法行为引发了交通事故,虽然心里有疑虑,但往往会选择花钱赔钱的方式来息事宁人。代某每次诈骗的金额大概在200元到1000元之间不等。
在查清了犯罪事实之后,专案组于2月24日对代某实施了抓捕。被抓到案之后,年仅19岁的代某对自己“碰瓷”的违法行为供认不讳。据代某交代,从2024年8月至今,他已经在闵行、奉贤等地实施了6起“碰瓷”诈骗行为,非法获利达到了3000元。
代某去年从外地来到上海之后从事快递外卖工作。他产生这种“歹念”的源头是一次偶然的交通事故赔偿,那次赔款来得又快又轻松。从那以后,在工作的间隙,他就会在马路上寻找“合适”的车辆进行“碰瓷”。
据了解,公安交警部门正在进一步优化完善交通“碰瓷”的预警机制,提升一线民警“教科书式”的执法能力,并且不断推进相关的科技应用,从而提高“碰瓷”行为的发现率。与此同时,交警也提醒广大市民,“碰瓷”人员往往会瞄准那些存在交通违法行为的车辆下手,所以市民们守法出行、谨慎驾驶才是避免被“碰瓷”的最好办法,如果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就要及时报警,以此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本文总结了闵行交警成功识破男子代某恶意“碰瓷”的事件经过,包括发现过程、代某作案手段和动机,还阐述了警方应对“碰瓷”的举措以及对市民的提醒,希望市民能提高防范意识,同时也体现出警方维护交通秩序、打击违法犯罪的能力。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8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