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与温州鱼饼的缘分,从在温州初次品尝觉得只是普通地方美食,到在杭州一家小饭店再次品尝时,因搭配米醋而发现其独特美味,还提及了饭店的其他菜品,并且对比了温州鱼饼和素鲍鱼的口感,最后还穿插了与美食相关的人物故事和同学间关于柚子树的回忆。
现在很多苏浙菜馆都能见到温州鱼饼这一凉菜。我呀,第一次吃到温州鱼饼那可是在温州当地呢。不过呢,在真正碰到温州鱼饼之前,温州餐桌上每人一小碟的酱油醋就先给我来了个“下马威”。这酱油醋,感觉像是用一勺酱油加上两勺醋调配而成的。用它来蘸菜的话,刚入口的时候还真有点难以适应。等到温州鱼饼上桌了,我夹起一块,先品尝一下原味。这鱼饼把鱼肉的鲜味很好地保留了下来,由于是把鱼肉打成了肉泥然后制成鱼饼,而且没有鱼刺,所以紧致度相当高。再蘸一下酱油醋,入口就感觉味道变得“复杂”了些。第一次吃温州鱼饼的时候,虽说好吃,但并没有那种惊艳的感觉,只是把它当作一道普通的地方美食罢了。后来又一次吃到温州鱼饼,是在杭州万塘路的一家名为温州炎亭海鲜阁的小饭馆。这饭馆的店面特别小,要是没有熟人带路,根本就不会觉得这是一家很棒的饭馆。那次去炎亭吃饭,是浙江省电视台的俞姐姐请客。她以前可是著名主持人呢,当时已经是节目部的“俞主任”了。俞姐姐每次吃饭的时候,都会先向老板要一碟米醋,这是她的饮食习惯。在炎亭这儿,吃着最新鲜的海鲜,我也学着她的样子,要了一碟米醋。可就是这一碟有着灵魂般存在的米醋,让我彻底领略到好吃的温州鱼饼是多么的美味。如果我是温州人的话,酱油醋或许就是我的“乡愁”,但我不是温州人,单从个人口味来讲,我觉得温州鱼饼搭配米醋才是绝配。这家饭馆有一种大隐于市的感觉,它位于南京西路靠近东海广场那边的一条小巷子里。温州炒粉干和手工鱼饼是这儿的必点菜。其实温州鸭舌的味道也很不错,只是味道有点浓郁。可能是温州朋友经常把小包装的温州鸭舌当作伴手礼的缘故,反而让人觉得它太像零食了。那顿饭还有一道酸菜烧米鱼,也让我惊叹不已。当然了,在不经意间,别人都在聊天的时候,我已经把半盘鱼饼吃完了,觉得怪不好意思的,就悄悄地让服务员又加了一份。我仔细想过,我之所以这么喜欢温州鱼饼,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道凉菜很有嚼劲。不过比较起来,更有嚼劲而且更滑溜的当属素鲍鱼了。当餐桌上刚出现这道凉菜的时候,我就成了它坚定的支持者,不为别的,就为了那片蘸了芥末酱油的素鲍鱼送进嘴里时,天灵盖仿佛被打开的那一瞬间。但是素鲍鱼最大的问题就是太滑溜了,筷子经常夹不住,很不听话。而温州鱼饼就完全不会有这个问题。食物的记忆啊,都是由各种细节构成的,靠着对这些细节的回味,能让我们的生活节奏慢下来,这其实是很不错的。我上一次见到俞姐姐,是我去杭州出差的时候,她已经不再担任“俞主任”这个身份了,而是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了儿子“小鱼儿”身上。因为要接送儿子上学,那段路很堵,开跑车就成了累赘,所以她开上了小牛助动车。这两辆车最大的共同点就是车身都是那种特别正、特别耀眼的红色。在我们的同学群里,大罗时不时地会发几张照片上来,照片里是我们一起种的一棵柚子树。那棵柚子树很争气,第一年就结了果,今年又多结了几个果呢。因为有这棵柚子树在,就好像有了一份牵挂,让我们一直惦记着。这样的感觉,真的挺好的。
文章围绕温州鱼饼展开,讲述了对温州鱼饼的不同品尝体验,从最初的平常感到后来因米醋而惊艳,还比较了它与素鲍鱼的口感差异,穿插了一些生活中的人和事,如俞姐姐的身份转变、同学间关于柚子树的记忆等,展现了食物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原创文章,作者:购物狂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6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