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下文学活动新走向:与夜晚的深度融合

在快节奏时代下,海内外的线下文学活动为唤起人们对阅读的热爱而力求创新,其中“夜晚”成为了文学活动的关键词。以法国第九届“读书之夜”活动为例,介绍了活动中的多元文化形式以及特色活动。还提及夜间读书活动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古代到现代的演变情况,包括其他国家和中国的相关夜间文学活动。同时,针对文学活动聚焦夜晚这一现象,引用专家观点阐述其背后的原因,也探讨了文学活动与娱乐休闲活动结合这种创新形式对传统文学观念的突破意义。

在快节奏的当今时代,人们对阅读的热情需要被重新唤起,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线下文学活动都在努力寻求创新之道。而“夜晚”这个特殊的时间段,已经逐渐变成了文学活动的一个关键要素。就拿法国来说,由其文化部创立的第九届“读书之夜”活动相当精彩。这个活动在法国多达4000个场所开展,总共举办了将近8500场活动,吸引了当地民众的踊跃参与。这个活动很有特色,它并没有局限于传统的阅读方式,而是融入了众多的多元文化形式。它把戏剧、音乐、建筑等多种元素和阅读结合起来,像文学散步、文学卡拉OK、亲子故事会、文学歌舞表演等形式都出现在活动当中。在“读书之夜”这一为期4天的活动里,有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活动。比如在法国圣普里小镇,当地剧团带来了一场沉浸式的演出。演员们非常巧妙地结合现场环境,以舞台剧的形式把文学作品《墨夜》中的故事演绎得栩栩如生。观众们呢,就跟随着演员们的脚步,在图书馆的不同角落穿梭,仿佛置身于作家笔下的神秘世界之中。在维克多·雨果的故居,诗歌团体开展了即兴朗诵,还举办了互动朗读会,让观众们重新回味雨果的经典之作《巴黎圣母院》。音乐学院的学生在布尔代勒博物馆带来了音乐夜读会,他们把法国雕塑家奥古斯特·罗丹与安托万·布尔代勒的通信用歌唱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在巴黎地下墓穴深处,剧团成员交织朗读经典与当代文本,文字和声音与地下墓穴那种阴森又充满诗意的布景产生了奇妙的共鸣。其实,夜间读书活动并不是现代才出现的。它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古罗马时期,那时候富人们经常在晚间聚会的时候朗读诗人和哲学家的文学作品。到了19世纪的英国,夜间读书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流行的晚间娱乐方式。发展到现在,这种夜间读书的传统已经演变成了全球性的文化活动。从全球范围来看,有很多这样的夜间文学活动。自2006年起,布拉格文学之夜就在城市中的特别场所公开朗读欧洲语言作品,吸引了全球众多的文学爱好者。英国的海伊文学节会举办夜间朗读、文学音乐会等活动。在英国,每年3月的第一个星期四被定为读书日,在这一天,一些图书馆和书店会举办夜间故事会或者书籍主题派对,孩子们可以穿上睡衣或者打扮成书中角色的模样,参与朗读游戏。在中国也有类似的活动,像“图书馆奇妙夜”活动,会邀请孩子们穿上魔法罩袍,在书店里体验星空下帐篷阅读的乐趣。从2020年开始,上海推出了“阅读的力量·深夜书店节”,这里面有“以诗换酒”“深夜书桌”等有趣的活动,还把创意集市、社交娱乐等“第三空间”融入到书店当中,这是一种很有创意的反哺。对于如今越来越多的文学活动聚焦在“夜晚”这种趋势,北方工业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德岩对《环球时报》记者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这种现象不是偶然的,这是基于人们对昼夜属性差异的认知。白天充满阳光,人们都在忙碌地工作,它代表着理性和集体生活;而夜晚则相对安静,充满诗意的氛围。月亮相比于太阳,更能激发人们内心深处那种感性、朦胧的浪漫情怀。在高度工业化的现代社会,人们的时间被严格规划和管理,所以夜晚就成了人们跳出日常框架,回归感性和内心世界的绝佳时段。而且文学本身就有对抗日常庸俗无聊和格式化的功能,所以在夜晚开展文学活动是非常合适的。夜晚的文学活动既唤起了个人的情感体验,又有社会化的意义,它能够打破白天那种程序化的生活模式,给人们提供一种既人性化又富有社交性的文化体验。对于线下文学活动中出现的像文学徒步、文学音乐会等把文学和各种娱乐休闲活动相结合的创新形式,王德岩教授也向《环球时报》记者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觉得这是对传统“纯文学”观念的一种突破。在过去,文学往往被理想化地认为是作家独自创作、读者独自沉浸其中的私密体验。但是回顾中国的历史,无论是兰亭集会,还是黄鹤楼上李白送孟浩然,文学活动本质上都是在各种场合下充满互动和交流的精神活动。文学作为精神交流的载体,不应该只属于某个固定的创作场域,而应该融入到人生的各个场景当中,让交流和体验成为它应有的功能。王德岩教授还补充说,现代社会曾经形成了过于专业化、仪式化的文学观念,这种观念容易让文学脱离生活。现在,越来越多的文学创作和活动呈现出随机、碎片化、感性化的特征,这其实是在打破那种对文学的偶像式崇拜,让文学回归到生活当中。

文章围绕海内外线下文学活动创新聚焦“夜晚”这一现象展开。先介绍法国“读书之夜”活动的情况及特色,再追溯夜间读书活动的历史,随后列举各国的相关夜间文学活动。接着阐述文学活动夜晚化背后的原因,包括人们对昼夜属性认知以及文学自身的功能。还探讨了文学与娱乐结合这种创新形式对传统文学观念的突破,以及现代文学观念的转变,使文学回归生活。

原创文章,作者:Wonder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8491.html

(0)
WonderfulWonderful
上一篇 2025年3月3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3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