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高人民法院于3月3日发布首批涉市场准入行政诉讼十大典型案例的相关情况。包括近年来全国法院审理涉市场准入一审行政案件的数量统计,以及发布这些案例在提高各类市场参与者维权意识、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意识、纠正行政机关不当行为、提升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水平等多方面的意义。同时介绍了这些案例涉及法律问题的多样性和原告主体的多元性,并以“万某宫(湖南)娱乐有限公司诉长沙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裁决案”为例阐述了对外企权益保护及法治化维权途径对外商投资的积极影响。
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在3月3日对外发布了首批涉市场准入行政诉讼十大典型案例。这一举措意义重大,其目的在于让这些案例发挥示范引领的作用,从而大力推进市场准入的法治化进程。
据相关统计,从2022年到2024年期间,全国法院审理涉市场准入一审行政案件的数量达到了57880件。这个数字占全部一审行政案件的比例为6.46%,从整体态势来看,相较于以往呈现出稳中有增的趋势。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的负责人表示,在实际情况中,市场管理主体以及经营主体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说权利保护意识不够强,对规则的认知程度不高,而且在市场监管方面存在着重实体而轻程序的现象。通过发布这些案例,发挥它们的示范效应,这不仅对促进同类案件同判、统一法律适用有着很大的帮助,而且还能够提高各类市场参与者的维权意识,同时也有助于行政机关增强依法行政的意识。
该负责人还指出,个别地方仍然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地方保护的情况,存在变相设置准入障碍的问题,行政执法的力度和标准也不统一等。发布这些案例在很大程度上是要通过指明一些地方增设市场准入限制条件等行为是违法的,从而倒逼行政机关去纠正各种不当的行为,进而提高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的水平。
最高法此次发布的案例所涉及的法律问题多种多样,其中涵盖了特许经营审批、虚假申请责任、限制他人经营、不同所有制经济平等保护等诸多问题。
这批案例涉及的原告主体也是多元的,包含了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等各种各样类型的经营主体。就拿“万某宫(湖南)娱乐有限公司诉长沙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裁决案”来说,这个案件涉及到外国企业权益的保护。
从案情来看,对于日本万某宫公司有关湖南某互动娱乐公司变更企业名称为“万某宫(湖南)娱乐有限公司”的投诉,长沙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作出了被诉行政裁决书,确认这种行为构成侵权,并且责令侵权人限期改正。侵权人随后向法院诉请撤销上述裁决书,但是人民法院判决驳回了其诉讼请求。
最高法在发布这个案件的时候提到,在救济程序方面,中外企业都可以针对市监部门变更登记企业名称等行为直接申请复议或者提起诉讼。这些法治化的维权途径对于提升外商投资的信心,稳定外商市场的预期,扎实推进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中国最高法发布涉市场准入行政诉讼典型案例,这对推动市场准入法治化进程有着多方面的积极意义。从解决市场主体存在的意识和监管问题,到纠正地方行政不当行为,再到案例涉及多元主体和多样法律问题以及对中外企业维权的影响等,都表明这一举措有助于营造更加公平、法治的市场环境,无论是对国内各类企业还是外商投资都有着积极的推动和保障作用。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8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