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合作区:深港创新合作的璀璨明珠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发展情况。包括其在深港两地政府规划中的重要地位,深圳园区已取得的诸多发展成果,如众多科研机构的落地、大量科技企业的集聚等;香港园区的建设进展及未来展望;还阐述了深港在合作区实现合作共赢的相关举措,以及深港在完善合作区体制机制方面,在基础设施“硬联通”和规则机制“软联通”方面的努力等内容。

本报记者 柴逸扉

河套合作区:深港创新合作的璀璨明珠

俯瞰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新华社记者 梁 旭摄

在2025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和香港特区政府新一年度财政预算案里,“河套”这个词频繁出现,与之相关的有许多重要的规划和措施,例如高水平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际总部等创新平台、规划建设河套跨境专用口岸、香港园区要在年内进入营运阶段等。这里所说的“河套”就是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以下简称为河套合作区),它处于香港北部和深圳中南部跨境接壤的区域,面积达3.89平方公里,是深港科技创新合作最为直接的对接点,其中3.02平方公里的深圳园区与0.87平方公里的香港园区仅隔一条河。近年来,深港两地齐心协力推进河套合作区的建设,共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科创新高地。

先看发展成果。在今年的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中,着重提到了2024年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的发展成绩。这里已经挂牌成立了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际总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临床试验中心等20个高水平的科研机构,还建成了智能化自动化药物发现等4个产业中试熟化服务平台,新获批设立全球计算联盟等3家国际性产业与标准组织。

最新的数据表明,目前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已经实质性地推进和落地了超过200个高端科研项目,聚集了440多家科技企业,PCT专利申请量累计超过1700件,科研人员的数量也超过了1.5万人。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构建起了以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企业技术中心为引领,中试基地为基础的创新平台,正在打造“基础研究 + 技术攻关 + 成果转化”的全链条创新生态。

深港合作项目在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的落地速度也在加快。目前,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大学等多所高校陆陆续续在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设立了10多个创新研发平台和一系列创新孵化载体。香港科学园深圳分园是内地首个由港方运营、适用国际管理规则的科研空间,现在已经聚集了超过50家香港的科创机构和企业。而河套合作区香港园区的第一期几座大楼也正在逐步落成,这为今年的正式营运奠定了基础。2024年11月,香港特区政府公布了《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港园区发展纲要》,为香港园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设定了目标和策略。

再看合作共赢方面。河套合作区是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合作平台,在政策创新、要素流动、科研项目落地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香港非常重视河套合作区的发展。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公布香港特区政府新一年度财政预算案时表示,河套合作区香港园区今年将进入营运阶段,首批涵盖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数据科学等产业的租户将会在年内进驻。香港特区政府已经预留了37亿港元,用来加快完成河套合作区香港园区第一期的基建及公用设施。并且他还提到,香港特区政府将会挑选合适的地块并在今年征求私人发展计划,借助市场的力量来加快发展。预计香港园区全面发展完成后,对香港经济的贡献每年可达520亿港元,并且能够创造大约5.2万个职位。

针对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新一年的发展,2025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深圳园区要高水平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生命科学与能源材料创新研究院等创新平台,新引进8个以上高水平科研机构、顶尖企业研发中心,新建3个产业中试熟化服务平台;开工建设国际协同创新区;高水平建设深圳河套学院等。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署相关负责人表示,新的一年将围绕协同香港推进国际科技创新这一中心任务,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坚持深圳园区和香港园区协同发展,合作打造世界级科研枢纽。

最后是完善体制机制方面。2025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圳在2025年要深入实施“湾区通”工程,加强基础设施的“硬联通”和规则机制的“软联通”,推动科研经费、科研设备跨境便利流动。在“硬联通”方面,深港科创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皇岗口岸片区改造正在加紧施工,新皇岗口岸即将建成并投入使用,多条轨道线路将与新的皇岗口岸联检大楼相连,同时规划建设河套跨境专用口岸;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已经实现河套深圳园区主干节点配网自动化100%全覆盖,还将深入推进电缆数字化、配电视频监控等数字化建设,并与香港中华电力合作保障园区电力供应和绿色能源发展。在“软联通”方面,深圳将在今年推动出台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条例,加强与香港园区建设时序、重点领域、重大项目的衔接,推动“白名单”管理、分线管理等政策落地。现在,越来越多深圳园区的科研机构通过“科汇通”试点业务拿到从香港转入的境外科研经费,解决了科研资金跨境的难题;随着跨境巴士的开通,“白名单”科研机构人员能够在香港科学园深圳分园和香港科学园之间便捷通勤。根据《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到2025年,深圳园区将基本建立高效的深港科技创新协同机制,与香港园区基本实现要素流动畅通、创新链条融通、人员交流顺通。目前,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已经建立起“四流三制”的国际化科技创新机制体制,不仅在“人财物数”四个方面持续强化内外创新要素联动,也在法制、税制、科研体制三大领域全面与香港、国际接轨。

本文总结了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发展现状、成果、合作共赢情况以及体制机制完善方面的进展。从深圳园区已有的科研成果、企业集聚到香港园区的建设基础和未来展望,再到深港双方为实现合作共赢各自的规划和投入,最后阐述了在基础设施和规则机制联通方面的努力,展现了河套合作区作为深港科技创新合作重要平台的巨大潜力和光明前景。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0967.html

(0)
Daniel AdelaDaniel Adela
上一篇 2025年3月7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7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