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的北京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的相关情况,包括其扩容后智算规模突破10000P,这一规模相当于500万台高性能笔记本计算机的计算能力,且能应用于多个领域。同时介绍了该平台的建设历程,以及海淀区在人工智能方面的企业、模型、实验室、机构、学者、独角兽企业等方面的集聚情况,还提及了未来海淀区与京能集团在智算网络、公共算力调度平台等方面的规划。
观点网于3月2日发布消息称,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的北京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又一次迎来扩容,其智算规模成功突破10000P,这一规模使得该平台一举成为北京最大,且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的超大规模高性能单体智算集群。要知道,10000P的计算能力可不容小觑,它相当于足足500万台高性能笔记本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呢。如此强大的算力,可以非常高效地运用在多个重要的领域,像是大模型的训练推理、大数据分析、科研教育以及自动驾驶等领域。
北京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早在2023年9月15日就已经启动建设,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到了2024年3月,成功点亮3500P规模的高性能算力集群。从相关数据来看,海淀区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集聚效应相当显著。这里已经集聚了超过1300家AI企业,备案的大模型数量多达76款,这个数量可是占了全市的七成呢。不仅如此,这里还有14家AI领域的全国重点实验室,3家新型研发机构,人工智能学者的数量更是达到了1.23万人,这些数据均占全市的80%以上。并且,人工智能独角兽企业的数量也达到了26家,基本构建起了技术体系自主可控的全产业链。
展望未来,海淀区与京能集团有进一步的规划。它们将联手打造一体化的智算网络,共同构建公共算力调度平台,目的在于实现算力资源池的统一调度,这样就能为高校院所和人工智能企业汇聚并提供更多的公共算力服务。围绕着这一拥有万P智算的底座,海淀区将会加快构建智算产业生态,在海淀北部建设应用牵引加速区,从而深化“一南一北”的AI生态圈建设。
本文总结了海淀区北京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的扩容成果,即智算规模突破10000P成为北京最大国内领先的集群,介绍了其建设历程和海淀区在人工智能领域多方面的集聚成果,还阐述了未来海淀区与京能集团在智算网络和产业生态构建方面的规划。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8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