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文物保护新动向:从成绩到新任务,重庆:文物保护的新征程,2025重点任务发布

重庆文物保护相关事宜。首先提到节假日时重庆各博物馆的热闹景象以及新的文旅地标,由此引出重庆文物保护在2024年取得的成绩,如区县博物馆覆盖率达100%等。接着阐述2025年重庆文物保护的重点工作任务,包括加大新发现文物调查力度、系统迭代文物工作体系等多个方面,每个方面又有诸多具体的举措。

重庆文物保护新动向:从成绩到新任务,重庆:文物保护的新征程,2025重点任务发布

会议现场的图片由重庆市文旅委提供。

每到节假日,各大博物馆就人满为患;像湖广会馆、开埠遗址公园、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这些地方都成了新兴的文旅地标。随着市民和游客亲身体验到的种种“福利”,重庆文物保护在过去一年的出色“成绩单”以及2025年的重点工作任务也已公布。

2月20日,全市“四普”工作推进会议暨文物局长会议召开。会上,重庆市文化旅游委(市文物局)全面总结了2024年的工作,并且部署了2025年的主要任务。从相关数据来看,全市区县博物馆覆盖率已经达到了100%;红岩文化公园二期主体工程完工,秀山巨丰堰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三峡考古遗址公园的形象进度超过了70%,申遗项目从2项增加到4项;各类精品展览和活动不断涌现,进入博物馆的人次达到4202万,增长幅度为10.5%;湖广会馆、开埠遗址公园、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等文博场所成为了新的文旅热门打卡地。

未来,重庆将加大对新发现文物的调查力度,确保重点区域、消落区调查、重点行业、特色资源无一遗漏。同时,要严谨精准地推进消失文物的核查问责工作,全面梳理并逐个调查核查文物消失、撤销、损毁的情况,以保证普查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可信。并且,全市文物系统也将逐步优化文物工作体系,进一步打造出在“西部领先、全国进位且具有重庆特色”的文物保护利用标志性成果。

具体相关举措如下:

要大力推行文物系统保护工程,始终把保护放在首位,维护文物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和文化延续性。强化重大项目的引领作用,实施一批影响力大、集中连片、带动性强的项目;全面划定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编制市域不可移动文物保护规划;强化一体化协同保护,统筹推进文物、历史建筑、非遗等的保护与传承。

要大力开展文物平安建设工程。完善文物安全责任制,增加文物巡查的频率和力度,健全文物防灾减灾体系;完善文物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社会监督相衔接的机制,严厉打击文物犯罪行为。

要大力实施文物考古研究工程。全面推进考古研究,解读巴渝大地这本“无字地书”。一方面要致力于探索未知、揭示本源,深入实施“考古中国”重大项目,以川渝地区巴蜀文明进程研究、蜀道考古为切入点,系统发掘巴文化代表性遗址,构建巴蜀地区文明标识;另一方面要致力于挖掘整理、研究转化,建设并充分利用好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推动大足石刻、红岩等申报国家文化地标,发挥文物涵养城市精神的重要作用;此外,还要致力于提升能力、扩大影响,树立“大考古”理念,推动考古多学科交叉融合,推进出土文物保护修复展示一体化。

要大力推进文物活化利用工程,创新文物活化利用的方式,做好融合发展这篇文章,让文物焕发出新的生机、创造价值、为发展赋能。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推出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保护利用成果,构建成渝古道、川渝石窟寺等文物主题游径,打造具有国际范、巴蜀韵、重庆味的红色游、三峡游、石刻游、抗战游等精品线路;推动博物馆提升品质发展,丰富和提升“五大博物馆群”,打造沉浸式体验新场景;推动文物交流合作,全面推进白鹤梁、中国传统盐业遗产、蜀道(重庆段)、川渝宋元山城防御体系申遗工作。

要大力实施文物夯基固本工程。加大政策、人力、科技等全方位投入,充分释放发展活力。会同相关部门提出科学合理的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措施;加强队伍建设,使力量配备与保护任务相匹配;夯实科技支撑,建设并利用好巴渝文物数字化应用,提升文物科研基地的建设质量,让科技为文物注入“新生命”。

重庆文物保护在2024年取得了诸多成绩,如博物馆覆盖率、申遗项目增加等。2025年有着一系列的规划,从加大文物调查力度、推进核查问责到多个工程的实施,包括系统保护、平安建设、考古研究、活化利用、夯基固本工程等,这些举措涵盖了文物保护的各个方面,旨在进一步提升重庆文物保护利用水平,打造具有重庆特色的文物保护成果。

原创文章,作者:购物狂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1058.html

(0)
购物狂魔购物狂魔
上一篇 2025年2月21日
下一篇 2025年2月2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