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蒙古新能源装机规模增大、占比提高但消纳能力不足成为制约现代能源经济发展瓶颈的背景下,自治区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坚持外送和本地消纳并重以推进新能源大规模消纳。本地消纳方面将丰富场景,包括推广绿电交易等推进多产业绿电应用、建设零碳低碳园区等;外送能力方面将稳步提升存量外送通道绿电输送规模和配比,加快“沙戈荒”大基地外送通道建设等。
随着新能源装机规模不断扩大,其占比也日益增高,然而,内蒙古在新能源发展进程中却遭遇了消纳能力不足的难题,这一问题俨然成为了制约内蒙古现代能源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
就在日前,自治区能源局的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指出,在今年,内蒙古将会秉持外送与本地消纳两者并重的原则,在内部与外部协同推进新能源的大规模消纳,以此来确保新能源的利用率能够稳定保持在90%以上。
在本地消纳方面,内蒙古将积极丰富并拓展本地的消纳场景。具体而言,通过全方位推广绿电交易,不断优化绿电交易规则,进一步完善市场化消纳新能源的实施细则等多种方式,持续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工业项目对绿电的应用。比如,加快推动兴安盟送电通辽、包头山北送电山南、“阿电入乌”等跨区域的新能源合作项目落地生根;深入地推进零碳、低碳园区的建设,积极探索园区“绿电直供”的路径,加快“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的建设步伐,促使试点园区能够更多地使用新能源;推动新能源与交通、建筑等产业进行耦合发展,研究并出台“新能源+”相关的产业发展政策。重点在乌兰察布、鄂尔多斯等地推广合金新材料等行业的绿电应用,在呼和浩特、乌兰察布等地创新绿色算力、电算协同等“新能源+”应用场景,积极争取创建以新能源为主导的国家级全面绿色转型示范城市。经过努力,全区争取在全年本地消纳新能源电量超过2000亿千瓦时。
而在外送能力方面,内蒙古将会稳步提升上海庙—山东、锡盟—泰州等存量外送通道绿电的输送规模和配比。重点加快推进“沙戈荒”大基地外送通道的建设,加强与国家相关部委的对接工作,推动落实自治区人民政府与国家电网公司合作备忘录中的相关事项,努力争取已经被纳入“沙戈荒”大基地的外送通道能够尽快得到核准并且尽早开工建设。在本年度内,要确保蒙西至京津冀外送通道开工建设,并且力争腾格里至江西、库布其至江苏外送通道开工建设,同步谋划争取新的“沙戈荒”大基地项目。经过努力,全区力争全年新能源外送电量达到800亿千瓦时,其中,绿电进京的电量要超过150亿千瓦时。(记者 康丽娜)
本文总结了内蒙古新能源发展面临消纳能力不足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内蒙古将从本地消纳和外送能力两方面着手。本地消纳通过多种方式拓展场景,外送能力则在存量通道和新通道建设上发力,以实现新能源大规模消纳并确保利用率。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8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