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主要是关于全国秋粮收购的情况报道,涉及秋粮收购量、产区分布、不同粮食品种的收购情况以及价格走势等方面的内容。
人民日报海外版于3月7日报道,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的最新数据表明,截至当下,全国秋粮累计收购量已然超过了3亿吨,这一数字相当于秋粮产量的60%。如今,新一季秋粮的收购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市场上的购销活动十分活跃,秋粮价格处于稳中有涨的态势,整个收购过程进展得相当顺利。
据悉,秋粮在全年粮食产量里所占的比重超过七成,其主要包含水稻、玉米、大豆等作物,分布在东北、黄淮海、长江中下游、西南地区等多地的13个粮食主产区。自秋粮收购工作启动以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对市场化收购和政策性收储进行了统筹安排,促使粮食价格维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坚决捍卫农民“种粮卖得出”的底线。其中,中晚稻旺季收购工作在2月底圆满收官,收购总量达到1.05亿吨,市场价格整体保持平稳,优质优价的特点表现得极为明显。累计收购的最低收购价稻谷为711万吨,占稻谷收购总量的7%,在坚持市场化购销的同时,政策性收储有效地发挥了托底的作用。而玉米、大豆旺季收购到目前为止已经进入到收尾阶段,收购量分别超过1.9亿吨、1000万吨,这两个数字都是近年来较高的水平。
春节过后,随着收储调控措施进一步落实到位、市场信心不断恢复,玉米和大豆的价格出现了上涨的情况。当前,它们的市场价格相较于去年12月份每吨均上涨了100元 - 200元,华北地区的玉米价格上涨幅度更是超过了200元;国内玉米期货价格整体上保持着上涨的趋势,主力合约价格相比年前每吨上涨了大约200元,这反映出各类市场主体看好后市的积极态度。
本文总结了全国秋粮收购的情况,从收购量、产区、不同粮种收购以及价格走势等方面进行阐述。指出秋粮收购量已超3亿吨,不同粮种收购进展顺利且各有特点,同时春节后玉米和大豆价格上涨,反映出市场积极的态势。
原创文章,作者:Wonder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2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