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五年前的今天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成立,原创话剧《铸诗成剑》昨晚在虹口区的剧场上演,揭开纪念左联成立95周年主题活动序幕。介绍了左联的性质,提及左联五烈士,阐述话剧以殷夫的人生历程为主线展现左联作家故事,还介绍了话剧的相关情况,如导演的介绍、参演人员的准备工作等,同时讲述参演学生的感受,以及虹口区在左联历程中的见证意义和近年来为纪念左联所做的工作,最后介绍虹口区今天将举办的一系列纪念活动。
九十五年前的3月2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于上海正式成立,这一事件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意义,犹如一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当时的革命文学天空。就在昨天晚上,一场别具意义的原创话剧《铸诗成剑》在虹口区四川北路的星临天下剧场上演,这就像是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正式拉开了纪念左联成立95周年主题活动的帷幕。左联,它可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第一个革命文学组织呢。回首1931年,那是一段黑暗而又悲壮的历史时期,李伟森、柔石、胡也频、冯铿、殷夫这5位左联盟员不幸被捕,而后他们在龙华英勇就义,这便是令人痛心的“左联五烈士”事件。而这部由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表演专业师生主演的《铸诗成剑》话剧,巧妙地以“左联五烈士”之一、同济大学校友殷夫投身革命、报效祖国的波澜壮阔的人生历程为主线。在话剧中,我们仿佛能看到当年左联作家们在烽火岁月里,以笔为犀利的武器,以诗铸坚实的剑,勇敢地与黑暗势力作斗争的英勇画面。《铸诗成剑》的导演董逸透露,这部话剧早在2021年就已经进行了首演。去年的时候,同济大学积极与中共四大纪念馆接洽,精心筹备这场走出校园的首演活动。在排练之前,所有参演的师生们都怀着崇敬的心情前往左联会址纪念馆、龙华烈士陵园等充满历史厚重感的红色遗址参观。他们沉浸其中,去真切地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寒假刚刚结束,近60名演职人员就早早地返回学校开始排演。而且,他们还根据新剧场的实际条件,对剧本、表演方式等进行了精心的调整。出演冯铿的大四学生李许婷表示:“左联会址与剧场都在四川北路上,在这里演出的时候,那种历史的厚重感仿佛一下子就扑面而来,我能深切地感受到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担当。”当她演绎冯铿参加四川北路“飞行集会”的桥段时,由于场地的限制,原本设计的通过旋转台出场的方式不得不改为步行上台。然而,这一小小的改变却意外地丰富了她的内心戏,让她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那一刻冯铿内心的坚定。她还感慨地说:“作为青年学子,我们不仅仅要牢牢记住这段历史,更要将这种红色精神薪火相传。”虹口区作为左联诞生的地方,就像是一位沉默而伟大的历史见证者,它见证了左联从成立到发展的整个历程。像鲁迅、瞿秋白、茅盾等众多左联盟员都曾经长时间在这里居住生活过。近年来,虹口区在传承左联文化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他们认真细致地修缮左联会址纪念馆,精心打造“左联月”青年写作计划等,就像是一位位辛勤的园丁,让这些红色地标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就在今天,虹口区还将举办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纪念左联成立95周年的活动。比如说举办纪念左联成立95周年座谈会,开展左翼文艺期刊专题讲座,发布AIGC视频《为了忘却的记念》,推出“鲁迅小道·囡囡讲”文化寻访之旅等等。这些活动就像是一艘艘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小船,将助力左翼文化研究驶向新的高地,让人们在重新回顾这段伟大历史的过程中,不断赓续红色血脉。
本文总结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95周年之际,话剧《铸诗成剑》的上演拉开纪念序幕。阐述了左联的重要意义和左联五烈士的事迹,介绍话剧创作演出相关情况,包括导演阐述、演员准备等,还讲述了参演学生的感悟。同时提及虹口区作为左联诞生地的见证意义以及在纪念左联方面所做的工作,最后介绍虹口区当天的纪念活动,这些都体现了对左联历史的铭记与红色文化的传承。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7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