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以来多家上市公司发布股份回购报告,使一批知名基金经理的“隐形重仓股”调仓情况和对前十大重仓股的调仓动作曝光。同时,基金经理们忙着调研,科技类公司是调研重点。文章还阐述了科技股受基金经理欢迎的原因等内容。
自2月起,不少上市公司纷纷发布股份回购报告,这一举措使得前十大股东以及前十大流通股东的明细得以披露。在这些信息中,一批声名显赫的基金经理的“隐形重仓股”调仓状况逐渐浮出水面。就像冯明远对英集芯进行了调仓操作,而谢治宇则建仓吉祥航空。
此外,那些被称为“顶流”的基金经理,他们对自己前十大重仓股中的部分股票也有调仓之举。睿远基金的傅鹏博稍微增持了三诺生物,然而赵枫却做出了减持操作;陆彬也对奥浦迈实施了减持动作。
在这个时间段,基金经理们还在忙碌地进行调研工作。根据Wind数据显示,截止到2月28日,在今年整个市场当中,已经有261家上市公司获得了机构的调研。在这些调研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到多位知名的公募、私募基金经理以及投资人士出现在上市公司的调研名单之上,而科技类公司是他们调研的重点所在。
排排网财富研究员卜益力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提到:“科技股之所以能够得到基金经理们的青睐,主要的核心因素在于技术突破给行业带来的无限想象空间、政策支持为长期发展所提供的保障、市场需求促使业绩不断增长、资金流入带来的流动性支持,以及广阔的行业前景所蕴含的长期投资价值。这些因素相互影响,促使科技板块成为基金经理们进行资产配置的一个重要方向,同时也为投资者提供了丰富的投资机遇。”
所谓“隐形重仓股”,就是指某只股票虽然没有被基金或者投资机构在季度报告里列为前十大重仓股(也就是没有公开披露),但实际上被基金经理或者机构大量持有,并且在上市公司的定期报告(比如半年报或者年报)中进入了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卜益力着重强调,这类股票通常不会在基金的短期报告中有所体现,只有在更为详细的定期报告中才会被披露出来,所以被称为“隐形重仓股”。
随着2月多家上市公司发布股份回购报告,前十大股东和前十大流通股东明细被披露,一批知名基金经理“隐形重仓股”的调仓动向也被公之于众。
2月27日,芯片设计公司英集芯发布了关于回购事项前十大股东和前十大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信息的公告。在公布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里,冯明远管理的信澳新能源产业股票首次出现,截至2025年2月24日,其持有该公司363.55万股,是第八大流通股东。可是根据该基金2024年第四季度报告,英集芯并没有进入前十大重仓股的行列。
2月11日,吉祥航空发布了关于回购股份事项前十大股东及前十大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的公告。公告里披露了截至2月5日登记在册的前十大股东和前十大流通股东的情况。谢治宇管理的兴全合润混合基金新进入前十大流通股东,最新持股1732.75万股,为第十大流通股东。而按照该基金2024年第四季度报告,吉祥航空并没有进入前十大重仓股。
除了“隐形重仓股”的情况被曝光之外,“顶流”基金经理们对前十大重仓股中部分个股的调仓路径也被公开。
2月24日,三诺生物发布回购股份公告,其中披露了截至2月19日前十名股东和前十名流通股东的持股情况。公告显示,傅鹏博和朱璘共同管理的睿远成长价值处于公司第三大流通股东的位置,持有2736.89万股,相较于去年第四季度末有少量增加。赵枫管理的睿远均衡价值三年持有混合处于公司第四大流通股东的位置,持有1950万股,较去年第四季度末减少了230万股。
2月8日,奥浦迈发布回购股份公告,披露了截至1月16日公司前十大股东和前十大流通股东的情况。在公布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里,陆彬管理的汇丰晋信龙腾混合基金出现,持有143.16万股,为第九大流通股东。而根据该基金2024年第四季度报告,奥浦迈是该基金第三大重仓股,与去年第三季度末相比,陆彬减持了17.53%。
黑崎资本首席战略官陈兴文认为,普通投资者应该从多个方面去看待知名基金经理们的调仓路径。他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知名基金经理一般都拥有专业的研究团队以及丰富的投资经验,他们的调仓行为往往包含着对市场趋势、行业前景以及公司基本面深入的分析和判断。
从长远角度来看,知名基金经理的持仓动向更能够体现出他们对宏观经济周期和产业趋势的前瞻性布局。普通投资者可以把机构的动向和行业基本面结合起来进行多方面的验证,从而发现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行业和公司,构建长期投资组合。
自开年以来,基金经理们就忙于调研工作。Wind数据表明,截至2月28日,今年整个市场共有261家上市公司得到了机构的调研,这些公司涉及信息科技咨询、电子元件、应用软件、互联网服务、半导体材料与设备等众多与AI相关的细分行业。
其中,有多位知名基金经理出现在AI概念股的调研名单上。根据披露的机构调研信息,2月27日,银河基金对澜起科技进行了调研;2月16日,富国基金曹晋、国海富兰克林基金刘晓、万家基金耿嘉洲等多位知名基金经理现身京北方的调研会议;2月13日,大摩数字经济基金经理雷志勇调研了科大讯飞。同日,永赢基金常远调研了大模型概念股云从科技;2月12日,泰信基金董季周调研了视觉算法概念股虹软科技;2月11日,兴证全球基金邹欣调研了生产机器人谐波减速器的斯菱股份;2月5日,富国基金范妍调研了大宗商品数据服务商上海钢联。
另外,易方达基金杨宗昌曾调研洲明科技,泉果基金王国斌、睿郡资产董承非、泉果基金王国斌等调研了闻泰科技,睿远基金傅鹏博调研了梦网科技,鹏华基金闫思倩调研了机器人概念股丰立智能,财通基金金梓才现身连接器龙头瑞可达的调研。
从这些基金经理的调研重点来看,科技成长方向被重点关注,而且他们在去年四季报中也普遍提及对科技投资的期待。
谢治宇在2024年四季报中提到了AI等新科技。他表示,在科技创新方面,AI应用带动科技行业景气度预期上升,电子、计算机等泛AI应用行业在四季度整体涨幅靠前。未来将继续坚持挖掘公司的长期成长价值,不断寻找具有良好投资性价比的优秀公司。
刘格菘在去年四季报中提到:“在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科技制造等成长行业有望涌现出一批拥有卓越研发能力、显著产品力优势的中国公司,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将在中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充分受益,茁壮成长,同时我们也坚信在不远的将来,中国具备全球比较优势的制造业终会摆脱重重困境,重新开启新的周期。”
卜益力指出,科技股受到基金经理欢迎的核心原因在于技术突破带来的行业想象力、政策支持提供的长期发展保障、市场需求推动的业绩增长、资金流入带来的流动性支持,以及广阔行业前景带来的长期投资价值。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科技板块成为基金经理配置的重要方向,同时也为投资者提供了丰富的投资机会。
业内人士认为,在政策支持、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科技行业的未来前景十分广阔。卜益力称,科技行业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投资价值,而且科技板块兼具高成长性与政策红利,是长期投资的优质选择。
摩根资产管理中国副总经理、投资总监杜猛近日公开表示,与之前几次科技股结构性牛市相比,这一轮的AI突破是一种颠覆性的变革。中国有望在产业技术革命和技术应用的浪潮中扮演领先者之一的角色,带来深远的影响,而DeepSeek引发的对中国科技股的价值重估或许才刚刚开始。AI技术的突破和应用正在推动全球经济的深刻变革。在这个过程中,许多新兴行业和商业模式将不断涌现,而那些能够抓住机遇、持续创新的企业,有望成为未来的领军者。
富荣基金信息技术混合基金基金经理李延峥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AI革命已经进入‘硬科技落地期’,而科技投资的精髓在于把握‘创新扩散’的节奏。”他表示,在进行科技投资时,短期内将深耕算力与云计算,把握模型升级带动的硬件更新周期;中长期则将重点跟踪多模态应用落地,例如Deepseek向图像、视频领域延伸可能催生新的爆款场景;同时还将持续保持对端侧应用的观察,待AR/VR等硬件创新突破后择机介入,力争在产业扩散中捕捉二次增长机遇。
2月上市公司股份回购报告披露后,知名基金经理的调仓情况被曝光,包括“隐形重仓股”的调仓和前十大重仓股的调仓操作。同时基金经理积极调研,科技类公司是重点调研对象。科技股受基金经理欢迎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多方面因素推动下科技行业前景广阔,基金经理们在科技投资上有着不同的布局考量。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6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