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聚焦金茂在土地市场的动作,从其近期积极拿地的情况入手,包括在上海、北京等多地的拿地实例。同时,文章也提及金茂过去销售业绩连续三年下滑的状况,特别是2024年跌出千亿阵营。探讨在这样的背景下,金茂改变土地市场策略积极“补仓”,能否在总裁陶天海的带领下扭转业绩下滑趋势,重回千亿房企阵营,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自今年起,金茂在土地市场上的表现十分引人注目,于上海、北京等城市不断有新的土地斩获。这和其过去两年在土地市场的表现有着极大的差异。
金茂在经历了连续三年销售业绩不断下滑的情况后,特别是在2024年签约销售金额已跌出“千亿阵营”,似乎开始转变之前在土地市场收缩的策略,呈现出显著的“补仓”意图。
金茂是否能够扭转业绩下滑的态势,这不仅仅取决于土地储备的质与量,还会受到市场环境、公司运营能力等诸多因素的左右。上任还不到两年的金茂总裁陶天海能不能引领金茂重新回到千亿房企的阵营,这还需要时间去检验。
在一线城市积极“补仓”
2月20日,历经184轮的激烈竞价,金茂与庆隆组成的联合体以大约89.64亿元的价格拿下上海虹口区C080302单元hk329 - 11地块,溢价率达到38.2%。其楼面地价为11.74万元/平方米,这一价格使该地块成为上海虹口的新“地王”。
对此,上海中原地产的资深分析师卢文曦表示:“近期金茂在拿地方面相当积极。去年12月金茂拿下3幅地块,增强了在上海的土地储备力量。相较于去年底在郊区拿地,这次它进军市中心,地块质量自然是无需置疑的,这是继续走高端路线以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策略。”
回顾2024年12月30日,金茂是上海当日土拍的最大赢家,一口气拿下3宗地,重点布局在宝山,成交总价超过百亿元,这可以说是一次深度的“补仓”操作。其中,有两宗地是金茂联合招商蛇口溢价拿得的,另一宗则是金茂联合宝冶以底价拿得的。
在北京,2月11日,蛇年春节后的第二场土地出让活动中,朝阳区的一限价地块引发众多房企争抢,金茂也参与其中。当日,金茂联合保利发展,摘得朝阳三间房组合地块,成交价为87.295亿元,溢价率约10.5%。
此前业内有传言称该地块会由保利发展以底价拿地,但最终却是经历了一场激烈的竞价。金茂与保利发展联合体、中海地产、招商蛇口进行了超百轮的竞价。从举牌的积极程度来看,金茂与保利发展是志在必得。
近期金茂拿地给业内留下了极为凶猛的印象,这种凶猛不仅体现在拿地的结果上,还体现在参与的程度上。据了解,金茂参与了丰台新宫地块、昌平北七家镇等地块的竞买,同时还参与了海淀功德寺两宗地块以及海淀朱房村两宗地块的角逐。几乎北京所有的优质地块,金茂都参与了竞争。
对于金茂与保利发展摘得朝阳三间房组合地这一事件,高力国际的分析人士认为,近年来,北京逐步推出不限价地块,允许开发商根据市场需求自主定价。这一举措旨在激发房企拿地的积极性。此次成交不仅反映出核心地段土地价值的坚挺,也体现了房企在政策宽松窗口期对优质资源的激烈争夺。
除了在北京、上海拿地之外,中国金茂在其他城市也加大了拿地的力度。例如,2月14日,金茂以底价2.759亿元拿下武汉汉阳区地块;1月26日,在青岛2025年的首场土拍中,金茂联合保利、青铁斩获位于市南的瞰海新地块,成交总价8.84亿元。
仅仅从上述公开的拿地信息来看,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金茂在土地市场上花费近300亿元。值得注意的是,金茂常常与其他房企组成联合体一起拿地,比如招商蛇口、保利,甚至还有一些不太知名的房企,双方往往既是合作伙伴,又存在竞争关系。对此,在高力国际分析人士看来,目前房企联合拿地已经成为主流趋势,通过联合体模式,房企能够分担资金压力、整合资源,并且降低市场波动的风险。
不过,对于金茂来说,联合体模式可能会带来决策效率降低、利益分配复杂等问题。
去年销售业绩跌破千亿
值得注意的是,在金茂这一轮大规模“补仓”之前,它放缓了在各地的拿地节奏,在北京市场的表现最为明显。2022年9月23日,金茂以38.1亿元竞得丰台区大红门地块,打造永定金茂府。之后,长达25个月没有在北京土地市场现身。直到2024年10月23日,金茂才以底价40.13亿元竞得丰台区东铁营地块。
对于房企而言,土地储备是其发展的根基,缺乏足够的土地储备将会直接影响其销售业绩和市场份额。从销售情况来看,2024年,中国金茂累计取得签约销售金额共计982.55亿元,跌出千亿阵营。而在2023年,金茂累计取得签约销售额1412亿元,并且在北京、上海、青岛均创下了单城破百亿的签约业绩,其中北京全年签约突破200亿元。
再回顾之前两年,2022年,中国金茂取得签约销售金额为1550亿元,其中北京永定金茂府签约超58亿元;2021年其取得签约销售额为2356亿元。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金茂销售业绩已经连续三年下滑,特别是2024年被挤出千亿房企的阵营,这显示出其在市场调整期所面临的压力。
2021年 - 2024年金茂签约销售额对比
单位:亿元。制图/寇德娜
在业内人士看来,金茂在土地市场积极拿地,也是希望通过增加土地储备来扭转销售业绩下滑的趋势。特别是在一线城市的核心地段拿地,目的是提升今后的市场竞争力。
2025年,陶天海提出提升全链竞争力。2月5日,新年的第一天,金茂各个区域负责人都签署了销售军令状。
从目前来看,金茂改变了之前在土地市场收缩的策略,积极布局土地市场。然而,在房地产行业整体调整的背景下,金茂能否在陶天海的带领下重回千亿阵营,不仅取决于土地储备的增加,还需要在市场策略、产品创新和运营效率等方面持续发力。
本文总结了金茂在土地市场的表现,从其近期积极拿地,尤其是在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的“补仓”行为进行阐述。同时也提到金茂过去销售业绩连续下滑,2024年跌出千亿阵营的情况。金茂当前通过积极拿地试图扭转业绩下滑趋势,但要重回千亿阵营,不仅取决于土地储备,还受市场策略、产品创新和运营效率等多种因素影响。
原创文章,作者:Wonder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6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