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在就业服务方面的新举措,即率先开展“数智就业”服务区试点工作,包括该服务区的服务对象、服务人次要求、数据共享方面的规划,以及各试点单位服务区应具备的服务功能等,最后提到山东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达成的相关目标。
光明日报于2月26日从济南发来消息(记者宋喜群、冯帆),近期,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大数据局共同印发了《关于开展试点建设“数智就业”服务区工作的通知》,这一举措使得山东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开启“数智就业”服务区的试点建设工作。
据相关消息表明,“数智就业”服务区将会构建多元的数智场景。这个服务区积极倡导使用数字就业产品以及现有的就业服务平台,其服务对象涵盖在校大学生、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针对这些群体开展精准、智能的服务,并且每年服务的人次不少于3000人。
与此同时,“数智就业”服务区还会着重加强数据共享工作。它会积极利用所汇聚的数据,开展由数据赋能的就业服务活动,每年所汇聚的有效数据总量不少于10000条。通过建设“数智就业”服务区,促使数据资源、算法模型、智能设备有效地汇集在一起,充分发挥“智慧人社”一体化平台创新区建设的先行探索、示范引领的重要作用,营造出全省数智化高质量就业公共服务的浓郁氛围。
通知明确要求,各个试点单位建设的“数智就业”服务区要积极运用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针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业务经办、政策服务、就业指导、创业扶持、技能提升、供需匹配、就业帮扶、就业监测等一系列服务功能,构建具有本地化、特色化的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场景,持续提升“智就”“智服”的能力。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的目标是争取在3年左右的时间里,推动‘数智就业’服务区覆盖全省的大多数就业服务场所,将山东‘数智就业’这个特色服务品牌做优做强,构建起全省线上场景服务与线下实景体验深度融合、互动并且数智赋能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塑造算力、模型、数据、场景、产品协同发展的‘数智就业’公共服务新生态。”
本文总结了山东省开展“数智就业”服务区试点建设工作的情况,包括试点建设的牵头部门、服务区的服务对象、服务规模、数据共享要求、服务功能等内容,同时阐述了山东在3年左右时间内对“数智就业”服务区建设的规划目标。这一试点工作将对山东构建数智赋能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有着积极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6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