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东莞市凤岗镇党委书记张耀洪的专访展开,讲述了凤岗镇2025年在经济发展目标、现代产业集聚区的谋划、融深发展先行区等方面的工作思路,包括力争GDP增长5.5%,在多个方面发力攻坚以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谋划三个现代产业集聚区以及推进融深发展先行区建设等内容。
2月27日,东莞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会议期间,南都记者对东莞市凤岗镇党委书记张耀洪进行了专访,从而深入了解凤岗镇在2025年关于经济发展目标、现代产业集聚区的构建、融深发展先行区等方面的高质量发展工作思路。
首先来认识一下张耀洪书记。在谈到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并设定新的经济目标时,2024年凤岗镇地区生产总值迈上400亿元新台阶。进入2025年,凤岗镇决心举全镇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旨在为“十四五”规划画上圆满句号,同时力争全年GDP增长5.5%,积极为东莞市的整体发展承担更多责任,做出更大贡献。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凤岗镇将从多方面推动经济量质齐升,为高质量发展夯实新的支撑。其中,统筹抓好十项重点工作,全方位巩固经济回升向好的趋势。具体而言,在强工业方面,深入开展“保规稳重助企”专项行动,充分利用“企莞家”线上平台,落实“四上”企业服务专员机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面临的各种问题,确保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5%以上、规下工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近期更是将重点放在企业复工复产工作上,力求实现一季度经济的“开门红”。
在扩投资方面,积极利用已获批的31.68亿元城中村项目专项借款,并且主动申请专项债等上级资金,为基础建设注入能量。加快推进在库的177个项目投资,重点推动8个市重大项目和两个市重大预备项目建设,启动一系列工业投资、城市更新、房地产项目,努力使全年工业投资达到40亿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达到93.5亿元以上。
在引项目方面,打出外出招商、平台招商、以商引商的“组合拳”,重点对占地703亩的洪木涧连片产业用地进行招商推介,期望吸引更多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阔的项目入驻凤岗镇。
在优布局方面,精心谋划打造东部、南部、西部三个现代产业集聚区,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东部产业区着重打造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等产业集群;南部产业区聚焦于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集群;西部产业区则规划构建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集群。
在抓科创方面,认真按照市政府一号文的部署要求,推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树标提质计划,进一步发挥天安数码城、京东智谷等产业平台孵化科创企业的功能,争取新增1家“小巨人”企业、6家专精特新企业以及一批中小型科技企业。此外,加快规划建设天堂围高中。
在促转型方面,推动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和设备更新,确保完成数字化转型的企业不少于15家。
在拓空间方面,持续推进土地收储、“工改工”、城中村改造等工作,大力整治和改造低效空间,重点实施占地2780亩的金凤凰现代化产业园区项目,推动占地245.98亩的官井头低成本空间产业项目尽快动工,为制造业的发展壮大提供更多的空间支持。
在增外贸方面,充分发挥芯博通、邦达吉通两个保税仓项目的作用,积极发展外贸新业态,努力使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超过25亿元、保税外贸突破30亿元,确保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稳定增长。
在提消费方面,开展提振消费专项行动,通过推进“以旧换新”、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发展文体旅事业、激活夜经济等多种措施,确保全年社消零总额增长5%以上、规上服务业重点行业增长7%以上。
在挖潜力方面,抓好企业培育工作,力争年内完成全行业小升规企业60家。
凤岗镇有着“再造一个新凤岗”的宏伟目标,在谋划三个现代产业集聚区方面也有着明确的规划。就东部电子信息高端装备产业区而言,面积约6.7平方公里,依靠金凤凰现代化产业园区、官井头低成本产业空间等重要载体,着力培育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等产业集群。目前,金凤凰现代产业园区(也就是黄洞—塘沥片区城中村改造项目)已被纳入全市“10 + 5”重点城中村、现代化产业园区项目之中,并且在去年已经完成了首期物业拆除工作。接下来,将秉持“拆、治、兴”并举的原则推动城中村改造,预计可新增产业用地1946亩,探索设立强村公司,引入现代企业治理模式,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导产业,智能制造与运动科技为辅助产业,打造高品质现代产业社区。
南部智能科技产业区,面积约3.4平方公里,依托天安、京东等平台,致力于打造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集群。目前,已经引进了71家人工智能、半导体芯片企业。未来,将发挥省人工智能特色小镇的优势,以洪木涧地块开发为新的突破口,引入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入驻,从而塑造智能科技产业高地。
西部智慧芯城产业区,面积约9.8平方公里,拥有白地567.5亩,计划通过工改工等方式盘活低效用地,预计可新增产业用地约2107.5亩,打造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集群。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用地实施计划,拓展了连片产业空间。接下来,将依托深圳平湖中心的产业布局,以罗山科技园为核心,构建0.5 - 1km创新产业圈、1 - 2km生产智造圈、2 - 3km宜居生活圈的圈层式功能布局,塑造“龙头引领 + 链网协同 + 孵化创新”的多层次产业生态体系。
从莞深融合实验区到融深发展先行区的转变过程中,凤岗镇也有着积极的探索。东莞“新春第一会”后,市委副书记、市长吕成蹊于2月7日到凤岗镇调研融深发展先行区建设推进情况。凤岗镇凭借三面临深的独特优势,在2024年的交通互联、产业协同和公共服务共享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近年来,凤岗镇基于自身的优势积极探索,被市委深改委确定为莞深融合高质量发展基层改革创新实验区,率先出台并实施了15项融深改革措施,推动凤深两地在交通、产业、政务、人口、事务、服务等多方面的协同发展,有效推进了莞深同城化、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新的一年,凤岗镇将加快深惠城际凤岗段建设以及五联工业一路西延线、博深高速联络线及雁鸣湖路等融深道路建设,配合做好深圳地铁10号线东延段前期规划,进一步扩大“凤深半小时交通圈”优势。深度对接深圳都市圈建设,规划实施深惠城际凤岗站TID项目,建设凤岗南部城市核心区、集中展示区,打造深圳都市圈的重要节点城镇。同时,抢抓邻近深圳平湖以罗山科技园为核心打造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承载区的机遇,整合西部五联、天堂围两个村的潜力空间,实施集中连片综合开发,重点发展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争取打造形成凤岗 - 平湖电子信息产业组团,成为凤岗新的发展增长极。
采写:南都记者 黄嘉丰
摄影:南都记者 刘媚
南都东莞两会报道组出品
文章围绕凤岗镇2025年发展展开,从经济增长目标、三大产业集聚区的谋划到融深发展先行区的建设推进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凤岗镇的发展思路。通过对各项工作的具体规划和目标设定,展示了凤岗镇在经济、产业、区域融合等多方面积极进取的姿态,旨在实现高质量发展并在东莞市的整体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5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