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深圳、厦门、苏州、珠海等多地为青年人才提供的安居政策,包括免费住宿、租金补贴、专项奖励等方面,展现各地对青年人才的重视与吸引人才的决心。
2月25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对“人才十条”政策进行迭代升级,推出2.0版本。这个政策面向应届大学生推出了一系列非常吸引人的安居政策,像“求职7日免费住宿、实习3月免费短租、就业3年优惠长租”这样的阶梯式安居政策,一经发布就吸引了各界的目光。相关专家指出,这个政策充分考虑到了高校毕业生的实际情况,很好地解决了他们阶段性、过渡性的居住需求。
经记者了解,近期深圳、苏州、杭州、厦门、珠海等不少城市,都为求职者出台了住宿安居的优惠政策。有些地区甚至还拓展了当地的人才政策,给满足条件的求职者发放现金补贴。
在北京和深圳等地,为青年人才提供“免费住宿”是一项重要举措。北京亦庄出台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应届大学生住宿保障实施细则(试行)》,旨在不断提升对青年人才“引育用留”的服务保障水平。这一举措能够减轻年轻人在求职时的顾虑,通过营造良好的“亦城体验”,促使更多青年人才从被“引进来”到主动“留下来”。
具体而言,这项政策规定,收到经开区企业笔试或面试通知的应届生(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3年内或者在读毕业年级),单次最多可享受3 - 7天的免费住宿,租金全免。与经开区企业签订实习合同的应届生,可以一次性享受3个月的免费租住,同样租金全免,但其他费用需要个人承担。免费租期结束后如果继续租住,个人就得缴纳全额房屋租金。
而与经开区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应届生,也能够一次性享受3个月的免费租住,租金全免,其他费用个人承担。在免费租期过后选择续租的话,前3年租金补贴逐年递减(第1年补贴市场价租金的75%,第2年补贴市场价租金的50%,第3年补贴市场价租金的25%),3年后则恢复为市场价。
2月23日,深圳市政府新闻办举办了“打造最好科技创新生态和人才发展环境”新闻发布会。深圳市委科创委办公室主任、科技创新局局长张林透露,深圳针对高校应届毕业生来深求职提供的免费住宿天数将会从7天延长到15天。
为了应对青年人才需求的不断增长,深圳在原有基础上持续升级,从单一的驿站发展成为包含短期免费住宿、长期租赁补贴、就业培训的综合性支持体系。张林表示:“要让有志在深圳发展的各类人才进得来、住得安、留得下、能成业。”深圳还将制定更具针对性的住房保障政策,只要是在深圳就业或者创业的人才,都会想尽办法为他们提供一张床、一间房,甚至一套房等服务。
除了北京和深圳,厦门市也为来厦求职和实习的大学生提供住宿保障,最长可享受12个月的免费住宿。厦门市明确规定,毕业3年内(包含毕业当年度)来厦求职、见习,并且个人在厦门无住房的非厦门市户籍全日制大专(含)以上毕业生(本地大学生集体户视同非厦门市户籍),以及来厦实习的非厦门市生源的全日制大专(含)以上在校大学生都可以申请享受这项政策。
符合条件的大学生,可以申请累计最长不超过12个月的免费住宿,按照每人“一张床”的住宿标准提供保障,原则上是2人一间。配住企业可以根据房源情况进行调整,但每间最多不超过3人。在住宿期间免交租金,不过个人要自行承担水电、物业等相关费用。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的专家对记者说:“住宿是刚毕业的求职者或者刚进入就业市场的大学生最为迫切的生活需求,北京等地的相关政策举措深刻理解了高校毕业生的实际情况。”该专家认为这项政策能够解决求职者和新入职大学生的阶段性、过渡性居住需求,是一项很不错的政策。
在苏州提供交通补贴,珠海实行“租金优惠”政策方面。记者得知,深圳为高校应届毕业生提供免费住宿的政策已经实施了12年。2013年12月,深圳共青团在全国率先推出“青年驿站”,为来深求职的应届毕业生提供7天免费住宿、就业帮助以及城市融入服务。
记者梳理了全国各地为高校应届毕业生提供的相关政策,发现很多地方要么继续实施原有政策,要么新提出并且扩大优惠政策,目的就是为求职者消除后顾之忧。
除了上述提到的北京、深圳、厦门等地之外,在浙江大学举行的2025年“校园苏州日”首场活动上,苏州发布了青年人才“政策明白卡”,其中涉及住宿、交通补贴等方面的政策。
苏州规定,具有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前一年到毕业后两年内,非苏州户籍,在苏州无购房记录的大学生,来苏州求职面试可以入住“苏青驿”青年人才驿站,享受单次3天2晚、累计最长14天的免费住宿,同时还能享受就业指导、政策宣讲、城市融入等一站式服务。
国内“双一流”高校本科及以上学历应届高校毕业生来苏州企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求职面试的,给予江浙沪皖地区高校500元/人,其他地区高校1000元/人的一次性面试交通补贴。
本月,珠海市出台了青年人才住房保障“一免两减”政策。这项新政面向新到珠海创业就业的青年人才,提供第一年免费住、第二年租金三成、第三年租金五成的重大福利优惠。据统计测算,三年最高可省下12万元的租金成本。
珠海市发布消息称,今年计划推出7000套以上人才住房,未来三年内将储备3.6万套房源,进一步吸引更多优秀青年人才汇聚,为城市创新发展注入活力。
据悉,可以享受“一免两减”政策的群体为2023年6月1日后首次来珠创业就业的青年人才。这里突出了行行出状元的理念,对于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技师及以上国家职业资格的技能人才、中级及以上职称的专业人才,都纳入政策支持范围。同时,考虑到珠海的地域特色和国际化城市定位,对港澳人才、外籍人才提供同等保障。
在保障标准方面,政策充分考虑到不同人才的实际需求,对于博士和高级职称类人才一人一套房,硕士、中级职称和高级技师类人才两人一套房,本科和技师类人才一人一间房。同时支持已婚人才以家庭形式申请,住房保障面积最高能达到100平方米,充分体现了政策的人性化。
在北京、苏州为青年人才提供专项奖励方面。一些城市还扩展了人才政策,符合条件的人员可以直接获得专项奖励。
例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应届大学生住宿保障实施细则(试行)》明确对优秀毕业生入区实施专项奖励,对“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的全日制应届毕业生,以及取得QS、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前100名、REF排名前30名的国(境)外院校学位的留学回国人员(回国时间3年以内),进入经开区重点用人主体工作满1年的,连续3年分别按照博士生每人每年5万元、硕士生每人每年3万元和本科生每人每年1万元的标准给予个人入区专项奖励。此项奖励可与除亦城优秀人才专项奖励外的其他人才专项奖励同时享受。
苏州提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分站)、江苏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的进站博士后,可以享受5000元/月的生活补贴,2年内最高可给予12万元/人;对出站留苏州企业工作的博士后,再给予30万元购房补贴,使用公积金住房贷款购买首套住房的,最高放宽至贷款限额的2倍、最高可达300万元。
对全日制博士、重点高校全日制硕士及本科生分别给予购房补贴或租房补贴,使用公积金住房贷款购买首套住房的,最高放宽至贷款限额的1.5倍、最高可达250万元,对其中在苏州经认定的人工智能企业连续工作满1年的应届博士、硕士毕业生,分别再给予10万元、3万元一次性生活补贴。
苏州市人社局介绍,对于毕业5年内的高校毕业生、取得硕士以上学位人员自主创业的,在苏州市还可享受创业社会保险补贴、最高5000元/年的创业场地租金补贴,以及10000元一次性创业补贴。
本文总结了北京、深圳、厦门、苏州、珠海等多个城市为吸引青年人才而出台的安居政策,包括免费住宿、租金补贴、交通补贴、专项奖励等多方面内容,体现出各地积极吸引青年人才,为青年人才提供生活保障和发展支持的趋势。
原创文章,作者:Wonder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5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