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国家公园迎来新任管理局局长邱纪春这一事件展开,同时介绍了国家公园的概念、发展历程、相关政策以及其他国家公园管理局局长的任职情况等多方面内容,全面展现国家公园的管理格局和发展态势。
国家公园在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里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由国家确立并且由国家主导管理。
就在近日,被选入首批国家公园的三江源国家公园有了新的管理局局长。根据微信公众号“三江源国家公园”所发布的消息,邱纪春担任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的党委书记、局长,他之前担任青海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在今年1月13日的时候,青海省委组织部发布的任前公示中,邱纪春是拟提任正厅级领导干部的。
邱纪春为男,汉族,1970年11月出生,他是中共党员,并且是在职硕士研究生学历。他有丰富的任职经历,曾经担任过青海省果洛州的副州长,青海省扶贫开发局的副局长,青海省乡村振兴局的副局长等职务,在2022年8月开始担任青海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三江源国家公园位于青海省的西南部,其总面积达到了19.07万平方公里。这个国家公园属于中央事权,由地方代管。管理局作为省政府的派出机构,对三江源的生态和自然资源资产进行一体化、垂直型、集中高效统一的管理和保护。
那国家公园管理局局长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职务呢?通常又是由哪些人来担任的呢?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国家公园。国家公园指的是由国家批准设立并且主导管理的,有着清晰边界的特定陆地或者海洋区域,其主要目的是保护具有国家代表性的大面积自然生态系统,从而实现自然资源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
据新华社报道,国家公园虽然名字里有“公园”这两个字,但它并不是那种单纯供游客游览休闲的普通公园,也不是主要用于旅游开发的风景区。
在2013年的时候,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要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并且将其列入到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任务当中,这标志着中国特色国家公园体制建设正式开始。到了2017年,《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正式出台,中国国家公园建设进入到实质性的阶段。该方案提出,国家公园是我国自然保护地当中最重要的类型之一,属于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禁止开发区域,被纳入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管控范围,实行最严格的保护。2019年,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将我国的自然保护地按照生态价值和保护强度的高低依次分为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这3类。
在2021年10月12日,我国第一批5个国家公园,也就是三江源国家公园、大熊猫国家公园、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武夷山国家公园正式设立,这标志着国家公园体制这一重大的制度创新从试点开始走向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2022年6月,国家林草局印发了《国家公园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指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公园管理局)负责全国国家公园的监督管理工作。各个国家公园管理机构负责国家公园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生态保护修复、社会参与管理、科普宣教等工作。
就像邱纪春一样,现任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局长刘钊军,之前也曾担任海南省政府副秘书长。
刘钊军曾经担任过三亚市的副市长,海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机关党组成员,现任海南省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局长,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党组成员。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位于海南岛的中部,保护面积为4269平方公里,这里保存着我国最完整、最多样的大陆性岛屿型热带雨林。
在2021年,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正式设立,有专人负责对野生东北虎和其他野生动物进行观测和“追踪”,并且记录相关的数据。
目前,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局长为段兆刚。段兆刚之前还担任过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的副局长。
2024年9月,在国家公园和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成效新闻发布会上,段兆刚表示,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从2017年开始试点,8年来积极协调吉林、黑龙江两省林草、森工、各相关部门以及延边州、牡丹江市政府,常态化开展保护巡护、清山清套,严厉打击偷盗猎和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修复栖息地、打通野生动物跨境通道,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综合治理,使野生虎豹及其伞护下的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得到了有效恢复,实现了“王者归来”。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横跨吉林、黑龙江两省,与俄罗斯、朝鲜毗邻,保护面积为1.41万平方公里,分布着我国境内规模最大、唯一具有繁殖家族的野生东北虎、东北豹种群。
文章以三江源国家公园新任管理局局长为切入点,详细阐述了国家公园的定义、发展历程、相关政策规定,还介绍了其他几个国家公园管理局局长的任职情况以及相关公园的基本情况,让读者对国家公园管理体系和各国家公园的概况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748.html